抚顺老档:民国假币案
抚顺老档:民国假币案
在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中,记载了民国期间抚顺发生的两起假币案,笔者整理如下。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初,在抚顺县日本永安桥车站当厨师的山伦发,收到同事单某送给的两张十元奉大洋假币。得到意外之财,山伦发自然是满心欢喜,想找个机会使用。十二日中午,他约上山东老乡、在西七路当苦力的王殿柱,还有王带来的两个朋友,同到欢乐园永盛东饭店吃饭。酒足饭饱,山伦发刚要拿假币结帐,可是王的朋友朱某非常豪爽,抢走帐单把帐结了。假币没花上,山伦发又请王殿柱到永安里的宝玉班妓馆喝茶饮酒,与姑娘们玩乐。节帐时,妓馆说没有零钱可找,山伦发就叫王殿柱拿一张假币到附近饮食店兑换小洋,结果被店员发现是假币,报警后被日本警察逮捕。
十六日,日本抚顺警察署长中尾大次郎签署案件移送书,将二犯移交抚顺县公署(知事李济东)。当天,县公署即开堂审理,在听取二人口供核实了案件经过后,决定对山伦发处罚金奉大洋一百五十元,王殿柱不知情免予处罚,假币没收销毁。在游民收容所关押了二十天后,山伦发求亲告友,仅凑得奉大洋一百二十元,余三十元无力筹措。县公署考虑其贫无资力,且已羁押多日,对其减免了罚金并释放。
那个时代,一个被称为“火食头”的厨师,月工资不会超过二十元大洋,而这个山伦发在得到二十元假大洋的同时,却失去了二十天自由,欠了一百多元的债,教训真是很深刻,这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再说说那假币的由来。早在民国十四年九月,奉天省东边道道尹公署就下发了一条训令,内容是关于通缉贩卖假币的日本人茂平泉幸四郎。文件称:此日人团伙伪造我国纸币,并携带拾元纸币一万六千张,由日本长野县出发,潜入中国东三省进行秘密行使。
民国十五年六月,民国十六年二月、四月、五月,奉天省公署下发多条训令,对安东警察厅抓获部分嫌疑人、日方与俄方分别提供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将假币式样附于文件后。抚顺县公署向县商务会作了多次传达,并责令传知各商号,随时查察东三省官银号十元奉大洋假币,以防欺蒙,而免损失。在抚顺县公署最近一次训令下发不到一个月,抚顺县就发现了这样的假币。其实在民国十四年六月(黄世芳任知事),抚顺县警察队就破获一起使用朝鲜银行假币案,当时收缴伪造的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一元纸币四百五十张。朝鲜银行创办于1909年,总行设于汉城,由日本政府出资1千万日元组建。日本政府意欲其成为朝鲜和满洲的中央银行,于1917年决定该行接替已在东北流通十余年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金券发行权和并国库代理权。
再说说东三省官银号。东三省官银号是清末民初奉天省的省银行,是近代东北地区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省银行。从1905年创立到1932年结束,经历了近28年,资本增至奉大洋2000万元,存放款分别增至23.8亿元和25.1亿元,每日汇款平均4000万元,计发行纸币55种。在各地设立分号近百处,拥有大量的附属工商企业。
东三省官银号资金雄厚,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称雄东北,染指关内的重要金库,张作霖发动历次战争均依靠东三省官银号之力。东三省官银号获利丰厚,业务经营良好,对发展奉天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与奉系对立的直系军阀以及日俄势力也意图通过扰乱东北的金融,实现颠覆张作霖的目的。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贿选大总统、直系军阀曹锟为支持吴佩孚对张作霖作战,密令财政部印刷局火速盗印东北官银号百元钞500万元,在京、津、热河及东三省流通,除了解决直系军队的军费外,更主要的是扰乱东北金融。为了掩人耳目,曹锟又派人到奉天散发伪币,并嫁祸于张作霖的磕头弟兄东三省官银号经理彭相亭。这起“民国第一假钞案”于1925年初被张作霖查获,没有造成巨大的损失。日本和俄国也通过种种手段,大肆挤兑东三省纸币,坑害东北商民。(下图来源于抚顺市档案馆)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世荣笔下的张榕与张作霖
- 下一篇:蔣介石三次“引退”
相关文章
-
03-011948年前抚顺有多少中国人办的银行?
-
01-31图说上个世纪抚顺的五大银行
-
01-20论辽南重镇——海州城出土后金货币
-
12-31说说后金的天命汗钱
-
11-16抚顺市最早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银行
-
10-221988:抚顺破获一起内外勾结抢劫银行案
-
10-02解放前抚顺地区流通过哪些外国货币?
-
10-02人民币何时开始在抚顺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