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旧地重游忆往事(2)

2012-11-15 15:02 《王振海回忆文选》 王振海 2913
1997年5月10日,我又借到南方外出北返之机,再次顺路回到故乡——河北省赞皇县一游,因为从中央的新闻媒体报道中看到这里去年8月4日遭到一次极其严重的特大水灾(局部地区还引起了泥石流),不仅使人民的生命财产...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在县委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在主管副县长秦三梅(女)亲自陪同下,带我参观了一个我50多年(1941—1942)前曾经战斗过的一个丘陵地带的穷山村寺峪村。在该村行政主任(相当于行政村长)王占山同志的带领下,由北山坡走到村南山,沿村周围转了一大圈,还选择了一个制高点让我眺望了一下我50多年前在此打游击时十分熟悉的周围环境,这时不仅使我大吃一惊,因为当年那些寸草不长、荒山秃岭的地形地貌已经大大改观了,被一片片郁郁葱葱绿树成林的喜人景象所代替,其原因是他们在县委派出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该村党支部(支书叫王兰英)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的男女老少团结奋战,从1989年开始,仅用了整整八年时间就把全村面貌改变了,我心目中当年的荒山秃岭已经不见了。该村有个今年已经80岁高龄,在抗战时期的老民兵队长王福林同志,因为当天我没看到他,不料他不顾年事已高,还特意连夜又跑到县城我的住地,高兴的告诉我说:“他们全村现有246户人家,968口人,现有土地(含荒山坡)还不足1200亩,其中水田300亩,(也都是近几年兴修水利增加的,而全村现在占有的纯粹口粮田总共不到600亩,人均只有不满六分地,但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自给有余了。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这几年我们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办法,那就是‘要想富,寺峪村就得多栽树’。我们从1989年开始,经八年苦战已经把全村的荒山秃岭开垦成了果树园,据统计已经开发了3700亩,共计植树(以枣树为主)已经成活的就有12万株,全村人均已达到120株,去年(1996年)虽然才初见成效就收入了50多万元,仅这一项,人均收入就已经超了500元”。


  说到这里,他还以当年干群之间常用的那种最亲切地称呼,高兴的又向我强调解释说:“老王同志,你可要听明白我这个话,我可是说的初见成效啊。再过三五年恐怕还得翻一两番吧。我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我还要等候你再来俺村看看哩,到那时恐怕你也就比今天更高兴了”他越说越高兴,并指手划脚地说:“要不是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哪能有今天,我是越想越高兴,越活越年轻了,好像又回到了当年你带领我们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了”说得大家一阵哈哈大笑。他的这一阵子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手舞足蹈,不仅引起了我的一阵好笑,也自然促使我思今追昔,感到思绪万千,又引起了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振海回忆文选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王振海  回忆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