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忘记过去(3)
①1941年春天的包子寨战斗。我一分区31团三个连和一个民兵连配合为保卫群众,保卫我后方机关安全,英勇地抗击了一千多敌人,激烈战斗了一整天,打死打伤敌人数十人,但31团老红军副团长李良贤同志不幸光荣牺牲。
②平旺村战斗。 1940年敌人偷袭我高邑县抗日政府,县长张士儒同志率先冲锋光荣牺牲。
③这个县在对敌斗争中,我们领导干部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我本人当时是全县人民武装负责人兼一元化对敌斗争指挥部参谋主任。全县根据对敌斗争需要共划分了五个行政区,仅在1942年至1943年两年时间就有二、五、三,三个区武委会主任光荣牺牲了(有杨俊英、李祥、王吉更),另有一区武委会主任董群祥同志的腿部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子弹打穿受了伤,我个人1943年冬也因偷过敌人封锁线时不幸中敌埋伏,左腿被手榴弹炸伤等。可见当时的斗争是多么残酷和激烈。
第二,千万不要忘记艰苦奋斗精神
同志们,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我们应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永远不能丢。因为我党我军就是靠了这种精神不仅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而且也靠了这种精神紧密的团结了广大群众,还争取团结联合了一切可以争取的爱国民主力量,倒向和凝聚到我们党的周围,他们在最艰苦的战争岁月和我们同甘共苦共同地战胜了敌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是真正的钢铁长城。这里顺便再举几例说明:
1、抗日战争初期我军刚刚开赴前线时为什么能在很短时间就能得到大发展。因为许多热血青年都是被我军的吃苦耐劳和英勇杀敌精神所感动而毅然参军参战奔赴疆场的。
2、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从南洋回国,受广大华侨委托慰问抗日将士,先在重庆后到延安,因为他亲自感受国共两党对其两顿招待饭的对比就引起了强大反响(国民党请他吃的是山珍海味,一餐吃了800元,而我们延安招待的是由中央领导亲自作陪吃的是小米饭土豆丝等,一餐仅值2角线)。陈先生感慨万分地对我们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因为中国的人心向着你们。”而我个人1949年随军南下,就被分配在陈嘉庚先生老家福建省闽南惠安县当县长时,我也亲自招待过他和另一个爱国大华侨黄长水先生等一顿饭,早餐吃的是地瓜粥加热油条,也受到他的好评,说我们是真正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当然我们只能当人民的勤务员。
3、再向大家介绍一点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一些艰苦生活片断。
①从供应标准看,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根据中央号召我所在的太行区搞了三次精兵简政,把我们的供给标准压缩到了最低的程度。当时流行一首顺口溜就很有概括性和代表性:“三年一套棉,一年一身单,五年一条被,一月两块钱”。说明当时的供应标准是十分低劣的。还有什么:“干不干2尺半(指当时的衣服长度),干不干十三两半。(指当时每人每天的粮食供应标准,按16两一斤,实际折合现在仅有七两半)”等。不够吃怎么办?就靠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加上采摘树叶和挖野菜等代食品吃上充饥。
②我在抗大学习时,一次患重感冒,发高烧。几天吃不下饭,为了照顾我,经队长亲自批准才让我吃了三天病号饭。其实所谓病号饭不过是玉米面糊糊汤,此外还有我的一个老战友靠他省吃俭用节省的钱给我买三根油条。这件事也使我一生难忘。
3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王振海回忆文选》序
- 下一篇:一次极不寻常的学习(1)
相关文章
-
01-15本网连载《王振海回忆文选》
-
11-16沉痛悼念老战友谢治国同志
-
11-15深切怀念陈宗平同志
-
11-15回忆高邑县的反乡团斗争
-
11-15看电影《寡妇村》和“惠安女”
-
11-15一部很值得观看的好影片
-
11-15旧地重游忆往事
-
11-15岁月难湮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