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故事:刘传胜和他收藏的烟标(4)
2013-01-19 21:25 《抚顺晚报》 孙恩明 摄
3883
30余年的烟龄,抽过300多种牌子的香烟,再加上一万余枚烟标。如果把这些集合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构成了“数字刘传胜”。从职业上讲,刘传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早先,他在抚顺钢厂做工,还是个被人们称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下岗后...
一般烟民在吞云吐雾间,随手就将抽完的烟盒扔掉了。可就是这些在常人眼里犹如废纸的烟标,在收藏者的手里却是宝贝。你还真不可轻视这小小的烟标。从各种香烟的装祯变化上,可以反映出时代的特色,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像刘传胜收藏的上世纪50年代的烟标“双戴花”、“经济”等,都反映建国之初,人们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风貌。而“文G”的烟标,则明显带有那一特殊时期的烙印,如“红烂漫”、“代代红”、“劲松”、“红港”等。进入改革开放后,一些老名牌的香烟得以恢复,香烟的品种也多起来,烟标就更是五花八门。这个时候,戴过滤嘴的香烟渐渐占据了香烟市场。不仅如此,香烟盒还必须标有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一氧化碳量和“吸烟有害健康”的文字提示。所有这些,均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在记者采访刘传胜的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过程中,有着30多年烟龄的刘传胜频频向记者敬烟。那个时候,我就想对他说:“兄弟,烟标咱多多地收,香烟可得少少地抽,毕竟吸烟真的有害健康噢!”
孙恩明 摄
4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1-20是否有人还记得“永陵”牌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