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童年的乡村记忆

2013-01-25 14:47 《抚顺晚报》 恩明 1432
那是在1970年,我6岁的时候,因爸走“五七”道路,举家下放到农村,回到了老家哈达窑沟。此前,我的大姐作为68届的知青已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叶落归根。就这样,我们全...

童年的乡村记忆

孙恩明

 

童年的乡村记忆 图1

记忆中的东北乡村(资料图)

 

  我的童年有两年的时光是在乡下度过的。


  那是在1970年,我6岁的时候,因爸走“五七”道路,举家下放到农村,回到了老家哈达窑沟。此前,我的大姐作为68届的知青已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叶落归根。就这样,我们全家又在故乡“会师”了。


  初到乡下,什么东西都因陌生而备感新鲜。老家的房前屋后都是菜园子。那青翠翠的小嫩葱,白生生的韭菜花,沿篱笆墙一路疯长的绿黄瓜,都深深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乡村岁月,晨钟暮鼓。奶奶每天叼着一杆长烟袋扎着一条油渍麻花的破围裙手里抱着个大猪食盆子去为我们家那口大黑猪。我至今还记得奶奶当年赶猪进圈时嘴里哼着“嘚嘚嘚”的情景。


  放钱的菜园子里有个葡萄架。没到葡萄熟了的时候,我就爱往菜园子里钻,可人小个矮够不着只能干眼馋。这时候,爷爷就会拎上一把剪子剪下最大的一串给我。那时候,年幼的我对爷爷充满感激。爷爷还曾带我到生产队的香瓜地里,很牛气地冲着看瓜人喊一嗓子:“给我孙子拿几个瓜。”然后边跟看瓜人唠嗑,边美滋滋地看我吃瓜。临走时,爷爷给看瓜人撂下一句话:“记账。”


  其实,乡村留给我童年的记忆并非都像乡村的青山绿水那般美好,只是因为年幼无知,少不更事,而不懂得世道的艰难罢了。那时候,年长我6岁的哥哥,每天要走往返5里路到长岭子上学,而我的二姐,当年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则要走15里地到6409厂中学读书,一个来回就是30里地,天天如此。


  到乡下的第二年,我们全家从爷爷奶奶家搬到村小学校旁边的一间土坯房里。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开始上学念书了。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对我的学习督促很严。夜晚,娘儿几个躺在土炕上,对着一盏昏黄的灯光说着知心话。乡村的冬夜真冷真漫长啊!“9.13”事件后,上面落实干部政策,父亲从县里调到市委工作。那年冬天,父亲坐着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回乡搬家来了——我们家回城了。可作为知青的大姐却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去,她在农村待了整整8年。等家里的东西都搬上车时,已是傍晚时分天也飘起了雪花。父亲和我哥我二姐坐在卡车上,母亲抱着我坐在驾驶室里。司机黄叔叔打开了大车灯,两束耀眼无比的光柱照在乡村公路上,汽车载着一家人在苍茫的夜色和漫天的大雪中向着城市疾速挺进……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顺乡村  记忆抚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