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个很不错的业余诗人,他留下的《康熙诗词集注》,就收入古今体诗1135首,词12首,共1147首,从数量上超过了存世诗1000余首的诗仙李白。此次出京东巡,正是他抒写诗篇的绝好时机。
此时,康熙皇帝的心腹之患——三藩之乱已平,大清王朝如日中天。康熙心情特好,春风得意。出得京来,见景见物,情生诗涌。
经卢龙(古永平)见商朝夷齐(伯夷、叔齐)庙尚存,不禁追今抚昔,盛赞伯夷、叔齐当年“能让封侯,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独行其志”,而作《夷齐庙·并序》;过山海关有诗,过姜女庙有诗……经辽西田野有感,写《玉田》诗:“徐无山下水涓涓,几道横流灌玉田。驱犊荷锄农事作,五风十雨卜丰年。 ”
接着过辽河,康熙又写道:“野岸春芜发,青葱一色新。皇舆连远近,地轴别东西。日送霓旌影,风催骏马蹄。山河锦带砺,回首重低迷。 ”
到盛京后诗更多,如:《行殿夜览奏章》、《东巡二首·并序》、《三月初六告祭福陵恭述十韵》、《三月十一日雪中诣永陵告祭》、《盛京旧宫》等等。
四月,临松花江,康熙“于松花江网鱼,赐外藩诸王台吉并内大臣侍卫等”,并作《松花江网鱼》诗一首:“松花江水深千尺,捩(liè、扭转)舵移舟网亲掷。溜洄水急浪花翻,一手提网任所适。须臾收处激颓波,两岸奔走人络绎。小鱼沉网大鱼跃,紫鬣银鳞万千百。更有巨尾压船头,载以牛车轮欲折。水寒冰结味益佳,远笑江南夸鲂鲫。遍令颁赐扈从臣,幕下燃薪递烹炙。天下才俊散四方,四罗咸使登岩廊。尔筹触物思比托,捕鱼勿谓情之常。 ”
康熙东巡,过足了诗瘾,对一个超级业余诗人来说,是何等的爽心惬意啊!
仪式繁杂磕头最多
康熙一行,于农历三月初渡过辽河到了盛京。
到盛京当日,并不马上驻跸宫驿,而是先到福陵(东陵)、昭陵(北陵)谒陵。简单叩拜,大概是先向祖宗报个到,让祖宗知道他们来了……
到盛京第二天,即到福陵举行正式祭祖大典。皇帝由“君门”进入方城,王公大臣们各由应进之门进入,按官职高低、八旗顺序排列站好,首先行“展谒礼”。康熙皇帝在拜褥上向努尔哈赤神位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站立起来,祭祀官抬上祭案,上面摆着盛满酒的金爵。康熙皇帝上前跪拜祭酒,每跪祭酒三爵,跪四次,最后行一拜礼。在这个过程中,陪祭的王公大臣随皇帝一起行礼。而后,君臣一齐向西行举哀之礼。至此,“展谒礼”结束,君臣退出方城。
祭祖大典要进行两天,第二天继续举行,谓之“大飨礼”。仪式庄严肃穆,场面宏大,但也刻板。天将亮时,由读祝官请出祝版(书写祭文的木板)献于祝案之上。抬桌官抬上祭品,摆放在供案上。祭品有太牢(一牛二羊)、羹饭脯醢(hǎi、肉酱)18盘、饼饵果实65盘以及箔纸叠成的“金银锞”。皇帝、王公大臣都穿正装兖服、蟒袍,依次站好。仪式开始,将努尔哈赤神牌请出,供在宝座上。康熙跪在神牌前,在司香官协助下进香三炷,行三拜九叩礼。皇帝退回原位后,由皇帝指派的亲王、贝子,先后向神位献帛、献爵,叫行初献礼。然后,读祝官到祝案前三叩头,捧祝版跪在祝案左边,用满语高声诵读祭文。这时,康熙等君臣都要跪听。祭文读完,君臣再三拜后站立。献帛献爵的亲王贝子,再如初献礼一样,行亚献礼、三献礼。大飨礼最后一项仪式,将祝版、祝帛、“金银”锞子等,送到焚帛亭焚化。君臣们要站到望燎位注目整个焚化过程,叫“望燎”,并向神牌行礼。君臣再举哀后,祭祖大典才算结束。
然后再到昭陵祭祀皇太极,到新宾祭永陵,仪式与祭福陵一丝不差。
2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