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王开专版

王开专版

(28)称臣的国王

2013-01-31 09:59 抚顺7000 王开 1425
2、称臣的国王李倧这位大清国老弟,多次让皇太极不爽,他惯于搞阳奉阴违的把戏,甚至有时候与清国对着干。明将孔有德、耿忠明投金,明廷那边围追堵截,朝鲜也下脚绊,想法设法不许两人登岸。皇太极攻辽西,跟他借粮食、大船,这对于李倧无疑挨刀割肉,不是推说没有,就是一拖再拖,搞得皇太极...

2、称臣的国王

这位大清国老弟,多次让皇太极不爽,他惯于搞阳奉阴违的把戏,甚至有时候与清国对着干。明将孔有德、耿忠明投金,明廷那边围追堵截,朝鲜也下脚绊,想法设法不许两人登岸。

皇太极攻辽西,跟他借粮食、大船,这对于李无疑挨刀割肉,不是推说没有,就是一拖再拖,搞得皇太极非常恼火。年终岁尾,进贡盛京的礼物时好时坏,皇太极追查根源,李支吾搪塞,什么歉收啦,遭灾啦,啰啰嗦嗦,闪烁其词。最让皇太极生气的,是李居然给平安道洪观察使写密信,述说盟约之辱耿耿于怀,决意永绝,令洪观察使集结智谋勇敢之士,以图报复。

这封信不知怎么落在皇太极手里,皇太极前后照应,鉴于李氏的一贯表现,决心再度出兵。盛京称帝后,皇太极趁辽西局势稍稳,蒙古那边形势大好,时机成熟,再次讨伐李

十一月,盛京的天空飘下几场轻雪,飞飞扬扬的雪花与瑟瑟寒风构成初冬的图景。大清国皇帝皇太极的征伐大军在冷冽的冬日清晨上路了。这一次出征阵容十分强大,皇太极亲任总指挥,率代善及外藩蒙古诸王贝勒相继前进,多铎、岳、老将杨古利等为先锋,在这支大军中,不时闪现出恭顺王孔德有、怀顺王耿忠明、智顺王尚可喜、昂邦章京石廷柱、马光远等人的身影。

且说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忠明、智顺王尚可喜,都与朝鲜有旧隙,早已怀恨。苦捱多年,盼来报一箭之仇的机会,三人平静的外表下,躁动着一颗复仇之心,不约而同地想把李从岛上捋下来,灌到海里,让他喝一肚子海水。

清军携带红衣炮、将军炮等重型武器渡过镇江,进入义州城南。皇太极到达郭山城后,驻防李游击摄于满洲兵威,没开仗先自刎身亡。李游击一死,城内官员争先逃跑,城里的百姓剃发投降。

拿下郭山城,皇太极命令杜度等人,选精骑速往皮岛、云从岛、大花岛、铁山一带,凡朝鲜国人居住与明朝相邻者,一律略之。又特别嘱咐,居于大路两旁的平民不要惊扰,把他们视为我大清国子民,如载炮的牛只不足,可借用大路两旁平民家的牛运输。除牛只外,不可妄取一物。

为更进一步探明情况,皇太极遣特卫到安州抓舌头,同时命外藩蒙古大臣各率兵沿海纵掠,会兵安州。岳派人奏报,以至平壤城,侦查到平然巡抚闻清兵来攻,自知不是对手,早早弃城逃跑。

皇太极到达安州,驻营南岗。当日,派左翼兵分两路出略,设小股伏兵,袭杀安州城东的朝鲜防军。皇太极又给安州守臣写一封声讨信,信中历数李种种背信弃义的恶行,劝安州守臣弃暗投明,做大清的顺民。

这一趟进攻朝鲜,可谓顺风顺水,朝鲜军人吃过若干年的亏,这一次更是没搭着清军的影就先撒丫子跑掉,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皇太极乐得一面招安,一面动武,指挥清军绕过安州城,在附近侵略两天,纵入朝鲜王京。

被逼到死角,已经没退路了,他想最后一搏,派二名副将、四名游击率六千精兵迎战。这点兵实在太少了,进了清军嘴里,像吃掉一只蚊子。一次次战败的消息传入王城,隆隆的炮声越来越近,忧虑如潮水一波一波来袭,冲刷着李脆弱的神经,心里筑起的那道墙,一点一点被掏空,直至轰隆一声倒塌,废墟中的李,派出崔尚书上场。

议和是李的缓兵之计,半梦半醒中,他把崔尚书这颗棋子摆到前沿,自己卷铺盖跑了。

跑到南山城龟缩,清将马福塔急追四十余里,包围南山城。

皇太极闻奏报,当夜派遣户部承政英俄尔岱指示多铎、岳,加密侦查李的藏匿地点,一有消息,立即上奏。

没多时,英俄尔岱带回消息说,李于十三日送妻子及两个儿子出走,本人及幼子尚在城内。十四日,听说清军到达京城,出山城逃跑。因跑得太急,坠马受伤,无法行走,临时躲进南山城。十六日,济尔哈朗、岳等人陆续赶到,南山城陷入重围。据探,城内粮食、柴禾不多,每两名士兵仅日供一人份量,但城外四处有水,守而汲之。虽然未得守兵的实际数目,但知垛口平坦处,有三名士兵防守,稍险处二人防守,极险处一人防守。

 这份情报详细地报道三个信息,一、李因心慌意乱,跑得很狼狈,不甚坠马,还受了伤;二、城内粮食、柴禾存量维持不了多久;三、守城士兵明显不足。皇太极暗暗兴奋:看你李躲到哪一天。

也是合该李背运,二十日,寄居在朝鲜的瓦尔喀部落叶辰、麻福塔知道清军来,率百余户人民回归大清。他们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说朝鲜四道合兵来援,解救皇上李。皇太极就势给朝鲜援军挖坑——分布清军到朝鲜援军所来方向的路口,予以迎头痛击。又派左翼分散出略,大造声势。

皇太极在朝鲜境内四方驰突,一晃新年到了,清军在异国他乡度过了别有意味的春节:边吃年夜饭,边擦拭大炮。这边酒筵歌舞,那方朝不保夕。正月里,李和皇太极玩起老把戏,与皇太极频繁致书,议和。皇太极先声夺人,在书信中指责李狡诈,逆天行事。再告诫他及早决断。李一面和皇太极周旋,一面苦等援军。

皇太极哪能再中李诡计,指挥清军各路进攻,朝鲜境内硝烟四起。清军渡汉江,驻营江岸,距南汉城仅二十里。 清朝军队的呼吸犹在耳畔,这么近的距离,似乎一伸手就能揪住李,把他从窗户拎出去。野战军旌旗蔽日,已让李坐卧不安,更可怕的是,这一天孔有德、耿宗明、尚可喜的运输大队到了,三人架起红衣炮、将军炮,黑洞洞的炮口直冲南汉城。

急急如热锅上的蚂蚁,盼援军盼得眼睛红。危急时刻,总算盼来救星——两道巡抚总兵合兵来援。

多铎、杨古利率兵迎战。激战中,杨古利误中流弹,救治无效而死。杨古利是朝鲜之战中大清损失的最高将领,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又是爱新觉罗家的女婿,皇太极的长辈,皇太极心有悲伤,痛哭流涕。

安葬了杨古利,皇太极擦干眼泪继续威逼朝鲜。杨古利战死,皇太极更恨李,出手无情,各路援军皆被清军痛歼,并渡津江。亡国在即,李走投无路,再次寄书给皇太极,与皇太极周旋。其中有一句话很搞笑:“小邦僻在海隅,惟事诗书,不习兵革。”

这话相当有意思,称本国诗书之邦,勤奋苦读到了不习兵革的程度。如果他的国度一心读圣贤书,杨坚干么要集合大军讨伐呢。而李的祖宗也确实不好惹,杨坚声势浩大的去了,灰头土脸地撤兵了。

皇太极不是杨坚,也不是大唐的薛将军,清军入朝鲜,跟行走自家后院差不多。皇太极靠的是铁腕,迎面直上。李是心思难猜,左顾右盼。其所作所为,用皇太极的话说就是:“尔国虚妄狡诈,好为虚诳,沦入肌髓,恬不知愧。”因此,皇太极铁了心要征服他,明确地告诉李:“今尔有众,欲生耶,宜出城归命。欲战耶,亦宜亟出一战。”

哪有再战的勇气,但又不甘听命,在南山城里磨磨唧唧,派崔尚书等人与皇太极交涉。李嘴上投降,没有实际行动。这也不怪李,大小他也是独立国家,有自主权,一旦称了臣,受制于人,哪儿还有君主颜面了。可他不称臣,皇太极的耐心到了极限:“你违天背誓,自取罪戾。是以朕统帅来征,意在不赦。今你困守孤城,见朕屡诏切责,方知悔罪。再三上书求乞。朕开宏度,许你亲盟……你若犹豫不出,则地方蹂躏,粮食告罄,生民濒于死亡,祸变日益增强。”

何尝不清楚南山城命运多舛,就像风雨飘摇中的一艘漏船。那么多的弓箭长刀日夜催逼,他是插翅难逃了。李脊背发凉,思来想去,如果不想亡国,就只有称臣。但他还是不出城,害怕出了城没命,保不住宗室社稷。

就在李胡搅乱搅的时候,皇太极收到多尔衮来信:他端掉江华岛,李的妻、妃、两个儿子、内阁大臣等尽被俘获。

捏住了李七寸,皇太极大喜过望,提笔写一封信:你妻、子皆在我手中,希望你遵守二十日的诏谕,前来投诚,我保你家小完聚。

这对于李来说致命的坏消息,妻、子及内阁大臣被俘,打碎他最后的梦想,再拖延诡辩,已经没有意义。他一刻没耽搁,回复皇太极,说得声泪俱下:“本月十七日,皇上旨意说:如你国土尽入大清版图,我就有保护你民众生养安全的义务,看待你就像看待我的亲生儿子一样。皇上的话我心中十分感动。二十日,皇上旨意说:我心怀宏度,准许你悔过自新。皇上广布恩纶,万物皆春,真是视我们为生死肉骨至亲。我们这些避居东方海岛的人,子子孙孙都会歌颂皇上您的功德。”

在这封信里口口声声称皇太极皇上,意思就是我服了,你也别打了,咱们坐下来谈条件吧。可这个李也真是难缠,说破大天,还是躲在城里闭门不出。不过他的日子也不好过,“犹怀惶怖,累日徘徊。”

屁股不挪窝,书信一封接一封,前怕虎,后怕狼,翻来覆去。皇太极再三申明,保障他的人身安全,绝不食言。皇太极本意上确实不想杀李,占他国土,皇太极要的是一个附属国,岁岁来朝纳贡,听从调遣。但李心里有鬼,没个准调儿,皇太极很生气,递给他最后一份通牒,上面写明称臣的供物,大致是: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豹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加上什么芦席、布匹、棉麻、粮食。总体来看,数额不很大,皇太极给李一条活路,没有刻薄到刮土刨地。

看完通牒,知道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终于换上朝服,率领群臣出了南山城,带上明国给的剌印,朝见皇太极。至此,皇太极从天聪元年到崇德元年慑服朝鲜之役告一段落。李氏王朝先称弟,再称臣,曲曲折折,由不屑到屈膝投降,历经一百八十度的心理转折。这个实例给人的提示是,别人怀疑你的能力的时候,最好的回击办法是让他认识到你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称臣  国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