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闲聊老抚顺之十五------小女孩儿玩儿什么

2012-03-02 18:30 QQ空间 易明轩 1626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穷人家的女孩子更早当家。过去,一般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假如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那么,就注定这个女孩儿从小就要辛苦、挨累,最直接的活儿就是照看弟弟妹妹了。姐姐背着小弟弟小妹妹是家常便饭,有几个当弟弟妹妹的不是在大姐的后背上长大的?姐姐稍大一点儿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穷人家的女孩子更早当家。过去,一般家庭都是好几个孩子。假如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那么,就注定这个女孩儿从小就要辛苦、挨累,最直接的活儿就是照看弟弟妹妹了。姐姐背着小弟弟小妹妹是家常便饭,有几个当弟弟妹妹的不是在大姐的后背上长大的?姐姐稍大一点儿了,就要帮妈妈做饭,洗衣服,还得学做针线活。所以,女孩子一般的不能像男孩子那样,可以在十四五岁还把游戏当事业。十五岁的男孩儿是玩儿得最疯的时候,而十五岁的女孩儿,却已经是家务劳动的主力了。

     那么,女孩子就不玩游戏吗?不是的。女孩子有女孩子的玩儿法,只不过不能像男孩子那样一直玩儿到十五六岁。女孩子的游戏也是很有意思的。虽然不像男孩儿那么丰富多彩,可是,只要玩儿起来,也会使人兴趣盎然。女孩儿的游戏,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类。下面,就我知道的,分别介绍如下:

     先说室内的游戏,也就是可以坐在炕头儿上的游戏。这类游戏,最有意思的就是歘“嘎拉哈”,也可以叫“歘子儿”。这是满族人的传统游戏。(歘读作chua,第三声)游戏的器具是四块羊膝盖的小骨头,还有一个布口袋。布口袋是用六块二寸见方的旧布块儿缝的,里面装一点儿高粱米或小米,不能装满,否则太沉了,不好使。把四块小骨头------就是“嘎拉哈”,扔在炕席上,距离不要太远。然后,把口袋扔起来,在口袋没有落下来之前,赶快把嘎拉哈的形状摆成同样的。扔一下,调整一个,等四块都一样了,就要在口袋落下之前把四块嘎拉哈全抓在手里,还要把口袋接住,这才行。假如,没有接住口袋,就算输了。嘎拉哈一共是四个面,必须每一面都摆一次,这样才算彻底完成。假如你扔的时候,恰好扔成了四个同样的一面。大家可以随便抢------这叫“抢抱子”。谁抢到手,就给谁加分。最后,谁的分数多,谁就算赢了。冬天,或者是下雨天,几个小姑娘坐在炕上歘嘎拉哈玩儿,特别有意思的。有时候,也带小男孩儿一起玩儿。不过,男孩子玩儿起这个来,可就总是女孩儿的手下败将了。

     歘嘎拉哈以羊骨头为最好,小巧玲珑。找不到羊骨头,就用猪骨头代替。不过,猪骨头嘎拉哈太大,谁也不喜欢用。玩这种游戏,不能在地上玩儿,即使在炕上,也不能在炕被上,必须在炕席上才行。最好是苇席,因为高粱秸编的炕席太粗,手容易扎刺。

     除了歘嘎拉哈之外,在家里炕头儿上能玩儿的,就是“翻面条儿”了。玩儿这个游戏,工具是最简单的,不像歘嘎拉哈需要大人给准备。玩儿“翻面条儿”,只要有一条棉线就行了,就是缝衣服用的棉线。当然,用一根细一些的鞋带儿也可以,只是要长一些的。这是两个人玩儿的游戏。首先,把线的两个头系在一起,套在手上。两手的手心相对,把线撑起来,在两只手掌上绕一圈儿后,用中指分别挑起两手的线。然后,由另外一人也用两只手把你手中的线挑起来,翻转到她的手上。这时候,线的形状就变了。你再从她手上,把线挑起来,翻转到自己手上。就这样,两个人轮流翻转这条线。有时像花篮儿,有时像小筐儿。------这就叫“翻面条”。其实,这种游戏在古代就有,学名叫“交-----什么”,我记不清了。这是很有意思的游戏。我小时候,经常和姐姐玩儿这个。不过,我太笨,只能翻一两样,变化太少。人家会玩儿的女孩儿,有的能翻十几样呢。

     此外,折纸、剪纸,也是女孩子喜欢的游戏。只是不带有竞技性质。

 

该文章所属专题:戴劲专栏
标签:闲聊老抚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