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图阿拉时代的阶级之贝勒的地位
赫图阿拉时代的阶级
明末清初,赫图阿拉是一个地域,也是一个时代。
本文讲的是赫图阿拉时代的贝勒的地位、平民的分化和阿哈的命运。
贝勒的地位
建州女真人刚刚进入赫图阿拉地区的时候,就已经使用奴隶。建州女真人内部,虽然还存在浓厚的氏族制残余,阶级分化还不剧烈,但使用汉人、朝鲜人做奴隶的现象,却日益增多,掠夺奴隶的战事也相当普遍。当时的朝鲜官员有过记载:最初,女真人的风俗,不能用本民族人当奴隶,而是把俘虏的汉人和朝鲜人当奴隶。可以使唤,可以买卖。当时大规模的奴隶市场虽然不存在,但是奴隶主以奴隶为奇货,互相转卖的现象是频繁的。奴隶被广泛地用在农耕、打猎、放牧、砍树等生产劳动方面。
随着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生产关系也不断扩大。赫图阿拉地区的阶级分化也愈演愈烈。当时建州女真社会中,分成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贝勒、额真等占有大批奴隶和生产资料,组成奴隶主阶级。诸申、伊尔根是女真贵族的“管下人”,属于自由民阶级。他们战时为贵族负戈作战,平时持耒而耕,当差纳粮。其中除少数人能上升为奴隶主之外,大部分人过着贫苦的生活。阿哈是奴隶阶级,当时把这些人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倍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处境极为悲惨。天命年间,一个从赫图阿拉回国的朝鲜人,讲述了他在赫图阿拉时的生活处境。他说,奴隶主逼迫他每天上山砍柴,手和脚都被冻裂,鲜血直流。如果他稍微表示痛苦难忍,奴隶主就威胁他说,谁能让你白白吃饭?如若懒惰,就把你杀掉。他还说,每天吃得饭里,掺了不少沙子,犹如牛马饲料。
上一页 1 |
赵广庆先生
赵广庆(1935-2022),辽宁省阜新县人,蒙古族。曾任抚顺市委宣传部副处长、处长,抚顺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抚顺市建委编辑室主任,《抚顺年鉴》编辑部主任、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赵广庆先生是抚顺市宣传文化系统有成就的领导人之一,常期以来,他在从事我市宣传文化工作领导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抚顺史、清前史、辽东史、东北民族史研究,是知名的地方史研究专家。他先后撰写出版《抚顺通史》《抚顺史略》《抚顺城市建设史》《抚顺史研究》《抚顺百科大事典》《赫图阿拉》等8部专著。编辑出版《当代抚顺》《抚顺年鉴》等11部资料。在抚顺地方史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 上一篇:赫图阿拉时代的阶级之诸申的分化
- 下一篇:启运之地——赫图阿拉
相关文章
-
05-05本网组图:赫图阿拉印象
-
03-13赫图阿拉时代的阶级之诸申的分化
-
12-16《抚顺文物》连载:赫图阿拉故城
-
11-29德世库的居地——觉尔察城考
-
10-26赫图阿拉城古建筑复建纪实
-
09-07赫图阿拉城给我们留下的二个疑问
-
08-06努尔哈赤迁都赫图阿拉城原因探析
-
07-11清前故里---赫图阿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