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德尼
2013-04-10 15:35 抚顺7000 zixun
2148
额尔德尼,姓纳喇氏。明万历九年(1581)生于建州女真都英额(今清原英额门),是建州女真和后金国的著名大学士。
额尔德尼
( 1581-1623)
额尔德尼,姓纳喇氏。明万历九年(1581)生于建州女真都英额(今清原英额门),是建州女真和后金国的著名大学士。
额尔德尼聪明有才智。自幼便学会了女真、汉、蒙等语言,弱冠时便精通了汉、蒙两种文字。万历二十六年(1598),投靠了努尔哈赤。因其通晓蒙、汉文字,知识渊博,被努尔哈赤封为“巴克什”(学者、博士),隶正黄旗满洲。他随军征讨蒙古诸部时,因能以当地语言文字,“传宣招令,招纳降附”(《清代七百名人传》),深得努尔哈赤的赏识,不久,努尔哈赤命其和噶盖二人创制了满文。
民族文字是民族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女真人在金代时曾有文字。这种文字分大、小两种字体。女真大字由金太祖天辅三年(1119)八月已丑颁布,女真小字在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正月施行。女真大小字传至明朝建国,在女真人中普遍使用,一直沿袭到明朝晚期。16世纪后半期,在努尔哈赤统一战争前夕,女真字已经废弃。然而,作为民族语言,尚在女真人中广泛流行,各部落之间交际,仍以女真语为传递工具。元、明两代,蒙古语言文字在女真人中广为流行,影响深远。明朝中叶以后,女真各部普遍使用蒙古文代书。史称:满文初创时“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听雨丛谈》卷11)。
自从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奴隶主阶级,在日益发展和完成内部统一战争的基础上形成了统治集团。于万历十五年(1587)在佛阿拉城“定国政”称王,初步建立了’奴察主阶级的政权。伴随着国家机器各种职能的相继完善,他们便从国家的角度不断地发布政令,对外交往,其书信往来非常频繁,再用原始的传箭等相约办法,已经不适合客观发展的需要了。作为民族的文字已经成为历史和现实的迫切需要,为此,满文应运丽生。
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同巴克什额尔德尼、理事大臣噶盖讨论了创制国书满文的问题。开始,噶盖感到新创文字很困难,说:“以蒙古文字传习已久,难以更制”。努尔哈赤说:“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亦皆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在女真人中会蒙古语者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不懂。努尔哈赤批评说:你“以习他国之言为易耶?”额尔德尼则认为“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但又觉得以本民族语言“编字为难”。最后议定“以蒙古字编成国语”,即“以蒙古字,合我国之音,联缀成句”(《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努尔哈赤又具体指示:“写阿(a)字,下一妈( ma)字,此非阿妈(ama,即父),厄(e)字,下合一默(me)字,此非厄默(eme,即母)乎?”。于是:额尔德尼与噶盖遵命开始研创满文。噶盖,姓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呼纳赫,屡立战功。他受命创制满文的同年被杀。噶盖死后,额尔德尼“遵上指授,独任拟制”(《清史列传》)。额尔德尼所创制的满文,史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经努尔哈赤等裁定后颁行。后额尔德尼任记录汗(努尔哈赤)言行之职,称“记法典作书之大臣”,他将汗的言行整理为《档子》即今所见《满文老档》,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无圈点满文使用长达30余年,在统一女真各部,进军辽沈,与明朝腐败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文的创制,是一部分女真人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满族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同时,也表明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能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很有作为的民族(《金史`太祖本记》卷2)。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