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昌安六兄弟分居六处,被称为“宁古塔”六兄弟,由于觉昌安经商致富,势力较强,成为这一氏族之长(穆昆达)。觉吕安共有五子:长子礼敦、次子额尔衮、三子界堪、四子塔克世、五子塔察篇古。当时建州左卫部落间势力分散,互不相属。觉昌安和长子礼敦等试图统一建州各部。然而其族亲硕色纳和加呼(加虎)靠着身体健壮,不服摆布,分别率领部分族人与觉昌安父子进行争斗。通过武斗,觉昌安父子先后击败了硕色纳和加呼,控制了“自五岭以东,苏克素浒河源以西,二百里以内皆宾服,宁古塔贝勒强盛起来”(《满州实录》卷1)。宁古塔兄弟发展壮大后自称为宁古塔贝勒(《武录》卷1)。六贝勒兴起后,恰遇栋鄂部(今新宾响水河、桓仁拐磨子一带)长克辙势力强盛,两部相抗衡,战争一触即发。然而六贝勒凭借自己的力量战胜不了栋鄂部,为此向哈达部(今开原市东‘南城子’一带)借兵。六贝勒部与哈达部联军形成后与鄂栋部进行了一场大战。表面上这场战争六贝勒取得了胜利。但战争必竟双方都有损伤,仅哈达部就阵亡数十人,并损失部分马匹等。根据女真人习俗,六贝勒需要向哈达部赔补损失,哈达部阵亡一人,需赔补十人,损失一匹马,需赔补五匹马。经过赔偿,六贝勒实力大衰,觉昌安损失巨大。
为了弥补战争损失,觉昌安晚年又组织大批女真商队到马市贸易,以便早日恢复实力。
王杲死后,其子阿台掌建州右卫。宁古塔的势力渐弱后,阿台势力发展壮大。阿台为报父亲被杀之仇,不断侵扰明辽东汉人居住区。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明宁远将军
李成梁再次发兵攻打阿台。在女真图伦城主尼堪外兰的引导下,明军直逼古勒城。阿台之妻系觉昌安长子礼敦之女。觉昌安听到古勒城被围的消息,恐怕孙女被害,同四子塔克世赶往救助。到古勒城时,觉昌安见明军攻城很急,遂叫塔克世等在城外,独自进城,欲携孙女而归,但阿台不同意,这时等候良久的塔克世进城探视,正在此时,明军以火攻破古勒城,城陷,在尼堪外兰的挑拨下,
李成梁破城后,纵兵大肆屠杀城中军民,并放火焚烧城内房舍,觉昌安被大火烧死,塔克世被明兵所杀,父子同时遇难。
觉昌安死后,其遗体经努哈尔赤与明边将交涉归还。初葬佛阿拉。天命七年(1622)后金迁都辽阳,建东京陵,觉昌安遗骨重新安葬。顺治十五年(1658),觉昌安遗骨又由辽阳迂回归葬启运山下兴京陵。皇太极追封觉昌安为昌王,顺治五年(1648),觉昌安追尊为景祖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