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注意发挥中等专业学校之所长,在教育、教学中,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课堂教学同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劳动实践、生产实习等教学环节。新生入学,要到建筑企业、工地参观见习,每年都要安排一至两个月生产实习,毕业前则必须到生产企业毕业实习两个月以上。
我们不仅同市内各建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而且在国家建委的协助下,同中建一局、二局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中建一局、二局每年都接待建校学生到一局、二局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等工地劳动、实习。抚顺建校还分配部分毕业生到一局、二局工作。
1980年初,抚顺市主管基建的黄副市长和市建筑设计院的杜院长一起到建校来,向我们提出:现在抚顺市规划、设计人才奇缺,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重庆建工学院等知名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又很难分配到抚顺来,能不能在建校设立这样一个专业班,培养一批规划设计人才?当时要在建校增设一个专业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在中专设立建筑学专业,不可能得到批准。我提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即在已招收的两个工民建专业班一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三十名素质较好的学生,专业名称不变,但学习内容改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后仍按工民建专业分配到规划设计部门。黄市长、杜院长赞同了这个意见。也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默许。我们到天津大学等高校了解了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内容等有关事项,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聘请了曾在六中任美术教师、著名美术家赵经寰同志和设计、规划部门的专家担任这个班的特聘教师,并且两次到承德、北京等地写生、参观、学习,……。经过精心培养,这批“工民建”的学生,都分配到规划、设计部门工作,解决了抚顺市规划、设计人才奇缺的燃眉之急。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了规划、设计部门的领导骨干和技术骨干。其中的刘士杰同学,还担任了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后来他调任市城建局副局长期间出了车祸,使人深感遗憾。还有朱显泽同学,现在是北京建筑设计院的知名的设计专家。
进入八十年代,国家教委通过国家建委向各地建校提出,能不能为西藏地区培养一些建筑人才。抚顺建校是一所地方办的初具规模的学校,设备简陋,条件较差,但是,考虑到应当尽力为国家建设事业多作贡献,就自告奋勇,承担了为西藏地区培养人才的任务。经过批准,国家教委将抚顺建校为西藏培养人才列入招生计划,由国家计委下达统一招生计划,抚顺建校先后两年在西藏地区招收了初中毕业生二十余人,是辽宁省第一所为西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的学校。这些西藏地区的学生,毕业回藏之后,都成了西藏地区建工系统的领导骨干,有的还担任了西藏地区建委的领导。
随着基本建设新材料、新工艺的涌现,钢门窗开始大量使用。而过去的高校、中专都没有设置这样的专业,也没有培养过这方面的人才。国家建委提出,准备在天津大学和一、两所中专设置钢门窗专业,征询我们的意见。我们又一次自告奋勇,愿意承担设置钢门窗专业的任务。我们派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青岛参加国家建委组织的制订钢门窗专业教学大纲、教材计划的会议,协同天津大学等校提出了设置钢门窗专业计划安排的具体意见。
3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