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清前人物

清前人物

萨哈廉

2013-04-15 10:13 抚顺7000 zixun 1651
爱新觉罗`萨哈廉,又写作萨哈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二十五日生于新宾老城。系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第三子。隶属正红旗。
    萨  哈  廉
    (1604-1636)
    爱新觉罗`萨哈廉,又写作萨哈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二十五日生于新宾老城。系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第三子。隶属正红旗。

    萨哈廉从小聪明伶利,酷爱学习,通晓满汉文字。在清朝开国过程中,战绩卓著,政治上尤多建树。他首倡拥立皇太极继后金汗位,也是皇太极称帝的积极拥戴者。在天聪年间,萨哈廉颇有建言,深为皇太极器重,是满洲贵族中著名的贝勒之一。

    在努尔哈赤晚年,萨哈廉在征蒙古、掠明边、安抚归降汉人中屡建功勋,显露锋芒。因此,由台吉晋封为贝勒。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去世后,萨哈廉展示了他政治上的雄才大略。他与其兄岳托商议,告其父代善曰:“国不可一日无君,宜早定大计”,并认为皇太极“才德冠世”,“众皆悦服”(《清太宗实录》卷1),主张拥立皇太极为汗。父子三人议定后,由其父代善告知大贝勒阿敏及诸贝勒,众人均无异议,乃合词请皇太极即汗位。九月一日,皇太极举行庄严的即位典礼,萨哈廉与父兄们真诚地向清太宗宣誓效忠。

    皇太极继后金汗位后,萨哈廉积极支持他打江山创大业。十月,喀尔喀蒙古扎鲁特部屡背盟约,劫杀后金遣往科尔沁的使臣。皇太极命萨哈廉与父代善率精兵万人往征。萨哈廉等擒获扎鲁特十四贝勒,又“杀其贝勒鄂尔寨图,尽俘其子女人民牲畜而还”(《清太宗实录》卷1)。皇太极亲自到沈阳至铁岭樊河界,迎接凯旋而归的萨哈廉等贝勒。

    天聪元年(1629)五月,皇太极率大军攻宁远、锦州,萨哈廉同贝勒德格类率精骑打前锋。遭到明军火炮痛击,萨哈廉力战被创,负伤苦斗,后金军先后在宁远、锦州遭到挫败。皇太极改变战略,绕开宁远、锦州两城,设边墙深入内地。

    天聪三年(1629)十月,皇太极率大军进攻明境,师次喀喇沁之青城,代善、莽古尔泰两大贝勒执意不从,主张退军,萨哈廉与岳托、济尔哈朗等坚决支持皇太极力主进军。于是,后金军攻占永平府,萨哈廉与济尔哈朗奉命统万兵人镇守永平城。

    为了长期固守永平,在关内打进一颗钉子,向西可以随时威胁北京,向东则使山海关及宁、锦等八城处于被夹击的态势。因此,皇太极命令萨哈廉等,“凡我奉动,惟求万全”。(《清太宗实录》卷6),采取措施,以巩固此基地。萨哈廉坚决贯彻皇太极的谕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镇守永平城。

    首先,萨哈廉查明城中仓库,任命降官白养粹为巡抚,管理永平府属地方;又任命降官孟乔芳、杨文魁为副将统辖投降明军。降兵则收其军器,放还原籍;又令开城将躲入永平城外的各村庄百姓放还其家。永平人李春旺造言,后金军将尽屠城中居民,致使人心惶惶,民情浮动,萨哈廉将其枭首示众,以压众惊,并当众表示决不撤离永平。

    其次,招降永平府属各州县。一时迁安知县朱云台“以降表至”,参将马光远、副将王维城等多人,“以降书至”,建昌亦降;滦州州同亦率众来降。唯乐亭等处不降。萨哈廉向皇太极奏报:“唯恐皇上以臣等为怠慢,特先驰报,当竭力料理也”(《清太宗实录》卷6)。并请皇太极严令禁止蒙古喀喇沁部“掠我归顺人民”。对已降州县的汉人,其服役当差者,令各城守将官善言抚慰其父兄亲戚,并给银20两;奉差劳苦而归者,则记其姓名手册,同时严禁夺降民财物。不降者则杀无赦。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萨哈廉  清前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