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萨满文化
赵广庆
(一)
满族先人曾信仰的萨满教,它是原始宗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宗教。我们只能把它看做成一种民族信仰,通称民俗。
民俗是什么?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民俗一旦形成,便具有超时代的稳定性,从而成为相沿成习的社会现象。
民俗,有其起源、形成、发展、传承和演变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民俗是社会的或集体约定俗成的客观现象,而不是普通个人或上层统治者随意的产物。也就是说,民俗既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禁绝。
异地不同风,各族不同俗。任何一种风俗,都有深刻的地域印记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是该民族群体大多数人承认的,并且成为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一般地说来,民俗是通过文献、小说、诗歌、曲艺、法典以及借助于民间口碑记录下来的。当然,宗教、巫术的传承也是一种表现。还有更多的民俗则轶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些传统民俗,因其历史、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使我们很难了解到那些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民俗现象。
民俗与宗教是有严格区别的。第一,宗教是有明确的创始人物,也就是说它是人为的产物。例如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基督教是耶稣创立的,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而民间所传承的信仰则不然,它没有创立者,是群体所为。第二,宗教都有明确的教义,有行成于文字的经典。而民俗则是由那些普通的人们,通过口传身教,或民间口碑传承下来的。第三,民俗中也有众多的“神灵”,但它们是平等的。而宗教则不然,在它们所尊奉的诸神中,都有一位最尊的大神,如上帝、安拉。这正是阶级社会中等级制度的反映。第四,民间信仰,是在本民族中自发自觉形成的,而宗教是经掌教人的贯输后而尊奉的。第五,民俗的祭祀活动,没有固定的场所,对所祭祀的“神灵”,最初没有偶像,只是对实物祭祀 。宗教则不同,他们有固定的祭祀场所,比如庙宇、教堂。这些建筑物富丽堂皇,供奉的偶像无比精制,令人生畏。第六,宗教信徒是有一大批脱离生产劳动的司神人员,比如佛教的僧侣、尼姑,基督教的牧师,伊斯兰教的毛拉等。而民间信仰则不同,是没有专职人员的。信仰活动是群体行为,在口头和心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