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相适:都英额到底在哪?(二)(2)
——吉林省九台市人民政府网2009年6月10日发布《满洲族世居地古今地名对照》,中有:“都英额:海西女真属地,赫舍里氏、纳喇氏世居地,今辽宁省清原英额门。”台湾叶高树文《满洲亲贵与清初政治: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载2010年6月出版《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43期)有:“英额门系清初兴建的柳条边的城隘,‘在开原县东南二百一十里,有英莪口城,南至兴京边界一百五十里’,此地大约就是都英额。”在互联网上,能搜索到几十条“都英额(今清原县英额门)”这样的认定,说明许多人认可这个结论。
清原县的英额门,也写作英莪门,是清代柳条边上的一个边门。《战迹舆图》二排四标示在“英额边门”之西有“英额城”。康熙十七年修《康熙开原县志》记载:“英额口城:(开原)城东南二百十里,周围一百八十步,一门。”英额门西北距哈达部首府古城子直线距离100里。东北距宁安直线距离850里。
认定“英额门”的文章都没有阐述理由,笔者推想其认定原因有二:①英额门既不在哈达部之内,又靠近哈达部。这是基于都英额应该在哈达部附近的认识。②“英额门”词中含有“英额”,而且哈达部附近唯有这一处村名含有“英额”。
然而,这两条理由都难以成立。因为:①上文已述,不应设定都英额必须在哈达部附近,都英额可以离哈达部很远。②放开视野观察“离哈达部远”的地域,会看到还有带有英额的地名,英额门不是唯一的。③穆瑚禄如果居住在英额门,他要给子孙后代创造就近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优越条件,直接迁到哈达部就是了,根本用不着千里迢迢迁到白河,再千里迢迢迁回来。白河地点的确定,给英额门投了一张关键的反对票。笔者认为清原县英额门不是都英额。
——2010年第1、2期《抚顺社会科学》之《关于“都英额”定位问题之考辩》认为:“都英额地方应在今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浑河发源地纳噜窝集(滚马岭)至英额河流域一带。”浑河在清原满族自治县马前寨村有二流汇合,往下叫浑河。往上,北流叫英额河,流经英额门;南流叫红河,流经红河谷漂流;都发源于纳噜窝集(古名)。《嘉庆重修一统志》卷59“奉天府一”在介绍浑河时认为英额河是浑河正源:“今浑河源出长白山纳噜窝集,曰纳噜河,西流入英莪边门,会噶桑阿河为浑河。又西南经兴京界内有硕宾河自开原县界西南流注之。又有苏子河自兴京界西北流注之。”今天的英额河在清朝时(至少是嘉庆之前)叫纳噜河,不叫英额河。红河叫噶桑阿河,黑石木河叫硕宾河。
认为都英额在这片地域上的理由与认为在英额门是一样的,只是考虑到英额门、都英额是两个地方,所以认定在流经英额门的英额河流域。笔者以同样的理由认为都英额不在英额河流域。
——虽然没有人提出,但笔者认为《战迹舆图》)三排四的“英额布沾”也应予以分析。这是一个古今都带有“英额”的地点。
2 |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 上一篇:战后日本学者研究清入关前史概况
- 下一篇:东宁卫及草河千户所的设置
相关文章
-
06-15孙相适:都英额到底在哪?(一)
-
01-30白凤羽:都英额地方之考察
-
11-11抚顺文物连载——明长城遗址
-
11-07国内第一条大口径输油管线
-
11-07抚顺市首届“樱桃节”
-
11-07抚顺市最古老的饮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