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改建沈阳城为啥没满族味(3)
德盛门 进大南门位置。(摄于民国时期)
整个工程大约从天聪五年开始,到天聪八年基本结束。这时的沈阳已经是在原来位置上建起的另一番面貌的新城了。从外观看,各方向城墙都比原来增高了1丈,即从原的2丈5尺增加到3丈5尺,厚度也相应增加为1丈8尺,而且内外表面都用砖石砌筑,不仅比以前结 实 高大,而且更加整齐壮观。城的四面各有两座城门和高大的门楼,各城门外还修有半圆形的瓮城,正面封闭,两侧各开一拱形门,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护城门使之不直接受到攻击,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墙外部部分,便于守军从侧面以弓箭和炮火打击攻城的敌人。各段城墙中部所设的“马面”(俗称“城台”)也具有类似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城墙的4个转弯处,还各有一座建于城墙上的角楼,每座都是3层高,连同8座城门楼,共是12座高耸的城楼整齐地排列在城墙的各个方向,无论从城内城外望去都显得庄严美丽。八座城门仍沿用努尔哈赤为辽阳确定的旧名称,即南、北偏东的城门分别为德盛(俗称大南门)、福胜(大北门);偏西为天佑(小南门)、地载(小北门);东、西偏南为抚近(大东门)、怀远(大西门);偏北为内治(小东门)、外攘(小西门)。
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有讲究
皇太极对中国古代城池风水理论也是照单全收。改建后的沈阳城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巧妙:于福胜门内大街和内治门内大街相交的路口中心建钟楼,于地载门内大街与外攘门内大街相交路口中央建鼓楼,这样,既使得除抚近、怀远门之外的六座城门之间得到遮掩,又为城内增添了景观,还可用于传令报时。至于抚近、怀远两座相对城门之间,因中段经过皇宫前,则通过宫殿大清门前左、右两座装有板门的牌坊形成遮挡,也是既美化了皇宫前庭,又符合风水理论。
3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武备衙门:“上头冲”出土的瓷蒺藜
- 下一篇:(组图)袁世凯侄女故居
相关文章
-
10-02赵展:对皇太极所谓诸申的辨正
-
05-05后金充满疑团的汗位继承
-
04-29走出戏说的迷雾看皇太极
-
04-20皇太极为啥与“杀父仇人”议和
-
04-09皇太极
-
04-06皇太极是怎么招抚蒙古各部的?
-
01-27皇太极不得不娶的两个女人
-
01-13程奎:试论崇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