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改建沈阳城为啥没满族味(4)
2013-06-16 07:35 沈阳故宫博物院 未知
3631
我们讲到过,努尔哈赤舍弃了当时东北最牛的城市辽阳,连刚刚建成的新宫殿都不要了,毅然迁都当时不及辽阳一半大的沈阳,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城市”沈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大规模改建了的沈阳城却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点儿满族...
手绘盛京奉天府全城图。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除此之外,改建后的新都城还有两项很值得称道的设计。一是将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衙署分别排列在两座南门内的街道旁,并将稍晚建立的都察院、理藩院衙署排列在皇宫前东西向大街路南,而钟楼、鼓楼之间的城内北侧东西向大街,则规划为商业街,很自然地形成了“前朝后市”的城市中心部位功能格局。另一项是为了解决雨季排水需要,在城内四面靠近城墙里侧的地面,各设计了18个泄水坑,以沙子、河石填平,平时可正常走路行车,雨季积水可通过坑内排到城墙外的护城河中,旧时沈阳人称之为“七十二泡”,并传说这是建城时一位名叫邓公池的汉族官员设计的。
清太宗皇太极天聪年间的这次改建,使沈阳城由外到内都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最具中国传统都城特点的城市,当然也是最整齐美观,用清乾隆《盛京通志》中的形容就是“八门正戴,方隅截然”,“京阙之规模大备”。同时,这里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4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武备衙门:“上头冲”出土的瓷蒺藜
- 下一篇:(组图)袁世凯侄女故居
相关文章
-
10-02赵展:对皇太极所谓诸申的辨正
-
05-05后金充满疑团的汗位继承
-
04-29走出戏说的迷雾看皇太极
-
04-20皇太极为啥与“杀父仇人”议和
-
04-09皇太极
-
04-06皇太极是怎么招抚蒙古各部的?
-
01-27皇太极不得不娶的两个女人
-
01-13程奎:试论崇德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