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赵广庆:建州城堡(关)表

2013-06-24 19:25 抚顺七千年 赵广庆 737
建州城堡(关)表名称所在位置备注北砬背山城新宾县永陵镇网户村东北的北砬背山上万历五年(1577)努尔哈赤年十九岁,与其父塔克世分居,携妻子佟佳氏哈哈纳札青移居北砬背山城居住。直至万历十五年(1587),共十年。斡朵里城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马大屯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地。凤州位...
 

 

      

北砬背山城

新宾县永陵镇网户村东北的北砬背山上

万历五年(1577)努

尔哈赤年十九岁,与其父塔克世分居,携妻子佟佳氏哈哈纳札青移居北砬背山城居住。直至万历十五年(1587),共十年。

斡朵里城

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马大屯

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地。

 

 

位于吉林省海龙县境内

洪武间,猛哥帖木儿任斡朵里万户府万户,并移居图们江下游斡木河(今会宁)。永乐九年(1411)四月率众移凤州。次年置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永乐二十一年(1423),猛哥帖木儿率众返回斡木河。此间发生“斡木河之变”,开原千户、辽东女真豪族杨木答兀杀猛哥帖木儿及长子权斗。次子董山被掠,弟凡察出逃。

觉尔察城(又有瑚济寨、穆瑚觉罗之谓)

位于新宾县永陵镇永陵桥南1公里处。东距赫图阿拉城3公里。山城北坡下是温家窑屯。当地人称该城为温家窑西山城。内城筑在山城南部的高台地上,周长2105米,北墙长60米,东墙长46米,南墙长21米,西墙长22米,城呈U字形。城内出土“大明宣德八年”产的青花瓷碗1个。内城外还修有外城。

努尔哈赤曾祖福满生6子,“各立城池,称为六王”。长子德世库居觉尔察城。后来努尔哈赤进军辽沈,这里的居民“随王西移”,古城废弃。现今已辟为游览区。

阿哈伙洛城(又称阿哈河洛城。“阿哈伙洛”是满语,汉意“奴隶山沟”。)

位于新宾县永陵镇阿伙洛村南山岗台地上。东距赫图阿拉城10公里,北临苏子河。城东为多木伙洛村,东南为烟筒山。

   山城遗址呈椭圆形,东西宽,南北窄,东高西低,分上下两层平台,由内外两城构成。内城东西长23米,南北宽18米,周长84米。内城有南北门。城内散见[]青花瓷残片。

福满第二子刘阐居城。刘阐又写作刘谄。是努尔哈赤的二伯父。明隆庆(1567—1572)年间死去。

河洛噶善城(又称河洛刚善、和洛噶善)

位于新宾县永陵镇罗家堡子村后台地上。正南25公里为永陵陵宫,,北1公里为朴家堡子,东南至赫图阿拉8公里。城呈正方型,东墙长42米,西墙长35米,北墙长40米。土石杂筑。当地人称为“东古城子”

该城为索长阿所筑。索长阿又称曹常刚、草场,是福满第三子。生于嘉靖二年(1523),卒于万历十二年(1584)。

尼玛兰城

位于新宾县嘉禾头道堡村西北错草沟山台地上。西距赫图阿拉城3公里。此地相连有两座城,台地上有山城,南北纵长50米,东西宽17米。土石杂筑。墙外东西南三面环壕,壕宽2米,残深1米。城内外散见明代青花瓷片。山城隔河有平地城,方园约70米,遗址内散布明代瓷片。两城建筑时间大体相同。

该城为福满第五子包郎阿(亦称豹朗刚、宝朗阿)居城。包郎阿成年之后,与父分居,安家于尼玛兰城。卒于万历十年(1582),初葬于永陵范围内,顺治十一年(1654)扩建永陵时,其墓被圈在宝城外东北。

章甲城(亦称张家城、章嘉城、阿津城)

章甲城因章甲河得名。位于新宾县网户村西石场屯珠珠山上。故又称珠珠山城。城为平面略呈圆角方形的小山寨。东、北南三面陡峭,西部为漫岗。西有门。城内东西约60米,南北约30米。南距苏子河约250米。城以土石杂筑。此城在“六祖城”中是较小的城。

该城是福满第六子宝实居城。宝实成年之后,其父划章甲之地为领地,成为章甲一带酋长,并修此城。万历二年(1574)七月,王杲犯抚顺,诱杀备御裴承祖,明将李成梁追杀。王杲匿章甲城。危急间,宝实次子阿哈纳身着王杲服饰,骑马冲出明军包围,保住了王杲。

赫图阿拉城

位于新宾县永陵镇老城村。东距新宾县城17公里,西距永陵陵宫6公里,南距佛阿拉城4公里。坐落在横岗台上。筑有内外两层城墙,内城近似长方形,全城呈南高北低之势。内城墙周长25公里,设有东、东、南、南、北4座城门。外城北墙沿苏子河流向修筑,周长45公里,设有南3门、北3门、东2门、西1门共有九门。万历二十九年(1601)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修建内城,万历三十三年修建外城。内城墙体“高七尺,杂筑土石,木植横筑,城上设射击穴窦,状若女墙。

   19939月对内城北门复建,1997年对地藏寺复建,1998年对显佑宫复建,同年修复关帝庙,19994月对汗宫大衙门、正白旗衙门复建,

早期,努尔哈赤的曾祖父觉昌安祖父福满父塔克世均居守于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努尔哈赤在这里诞生。努尔哈赤起兵后,这里成为后金“汗都”。

界藩城(又称界凡寨。界藩,满语,汉意河流交汇处,也有译作“隔板”的。朝鲜人曾称其为“者片”

位于铁背山中段,循山势而筑,分主城和东西卫城,主城城周长46125米,面积约63000平方米。北墙为悬崖绝壁,长12125米,南墙为山险墙与石护坡墙,长13625米,西墙呈孤悬状,长60米。主城内有5处房址。1—2号房址位于东端宽阔平坦处,为城内两处最大房址。3--4号房址位于主城中部,5号房址位于主城西部。

   在界藩城主城西有西卫城,立于西端的独立山峰之上,其前身是界藩寨。

界藩城原为界凡寨,是建州女真哲陈部的山寨。

  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努尔哈赤突袭抚顺城,后决定在界藩建城。次年二月派兵15千人开始筑城。六月筑城完毕,“接家眷,驻行宫,摆大宴,以示倾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十一月,从界藩迁驻萨尔浒城。

 

吉林崖

在界藩城主城与西卫城之间的马鞍形下降地带的东端,坡度在70——80度之间。崖上巨石叠立。从这里西南可望萨尔浒山,有小道沿山脊东行可达界藩渡口。

努尔哈赤先后两次利用吉林崖打败敌人。第一次是万历十三年(1583)在这里打败了托木河、张佳、巴尔达、萨尔浒、界藩联军;第二次是萨尔浒大战期间,努尔哈赤“据界藩山之吉林崖”与杜送对抗,终于等到八旗兵的到来,两面夹击,大败明军。

佛阿拉城,“佛”是陈旧,又有写作硕里阿拉的,“硕里”,以河得名,也有写费阿拉的,意不切。明朝人有称其为“虎城”或“建州老营”的。明天启元年(1621)四月后金迁都辽阳,八月筑东京城(新城),与此相对应称赫图阿拉城为老城,佛阿拉城为旧老城。

位于新宾县永陵镇二道河子村东南哈尔萨山北麓缓坡上。距永陵陵宫8公里,距赫图阿拉城4公里。

该城址原为高句丽人所用,型制不清。李满柱、凡察、董山时代的型制亦不详。现存遗址为万历十五年所建城址。

内城墙按沟壑上沿的自然形势而建,采用土石垒筑,周长960米。有雉堞与隔台。内城内设木栅,栅内为努尔哈赤居所。内城中“胡家百余”,外城中“胡家三百”。外城外“胡家四百”。内城中,“亲近族类居之”。外城中,“诸将及族党居之”。城内泉井仅四五处,源流不长。

外城东山峰上,有烽火台。有两层候望屋,直览全城。。

 

   明正统三年(1438)建州卫李满柱在此筑城以居。这是建州女真进入抚顺地区的开始。正统五年(1440)建州左卫凡察、董山率众投奔建州卫,同居佛阿拉城。

  明成化三年(1467)十月5日,“明兵五万,分道出师”,“焚其巢寨,房屋一空”。成化十五年(1479)明朝再次“捣巢”。经过“成化之役”,佛阿拉城变为废墟。

   到了万历十五年正月,在“老营”废墟上重新建城。“筑城三层,启建楼台”,成为努尔哈赤起兵发迹之所。在这里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起八旗兵制雏形,创制了老满文。

   万历十五年(1587)迁赫图阿拉城,在此共居十六年。

图伦城,(“图伦汉意为“纛”)

在抚顺县李家乡苍石伙洛村东北的“转湾子南山城”。在古楼东北45公里,萨尔浒东75公里。在山坡台地上。西侧为大山城沟,东侧称小山城沟,山势陡峭,难以攀登。城平面呈正方形,地势东高西低,北面坡度30度,东面60度。城墙北、西、南三面采用城壕结合方式,修建了内、中、外三道墙及内外两条壕。

图伦城属苏克苏浒部,城主尼堪外兰。万历十一年(1583)尼堪外兰引明军攻古勒,努尔哈赤父、祖死于难。努尔哈赤起兵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是图伦城,捉拿尼堪外兰。

马尔墩寨,(“马尔墩”汉意“阻隔”。)

在新宾县上夹河乡马尔墩村西300米处的红店北山台地上。台地分两层。这里有汉代、高句丽以及明清遗物,说明城被延用许久。

建州女真苏克苏浒部山寨。寨主内申、湾吉干。万历十二年(1584)努尔哈赤“率兵四百”攻马尔墩寨,联攻三日,取其城。

兆佳城

在新宾县下营子镇徐家村南山上。城东、北、西三面是陡坡,南面联接缓坡漫岗。山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南北长42米,东西宽26米,城址台地坡高10米。城有两道壕。

建州女真浑河部的城寨,寨主李岱。万历十一年(1593)李岱曾谋害努尔哈赤。次年正月努尔哈赤统兵攻兆佳城,俘李岱。万历十七年(1589)正月,努尔哈赤第二次征兆佳城,斩其城主宁古亲。此后兆佳城不见于史。

安图瓜尔佳城(又称按兔瓜尔佳城,满族大姓之一,满语,汉意“居于山阳的人家”)。

在新宾县上夹河乡上夹河村西堡的北山上。北距聂尔库6公里,南距赫图阿拉城33公里,西距古楼村9公里。山城海拔高300米,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城墙土石杂筑,周长240米,南墙30米,西墙不清,北墙40米,东墙80米。墙外有浅壕。

建州女真苏克苏瑚部城寨,寨主内莫昏。万历十三年(1585)九月努尔哈赤攻占,杀寨主。

古勒城(又称古勒寨,又写作“古埓”

在新宾县上夹河乡古楼村周围,已发现有三城:村北有迎凤阁上城,村东有天桥岭山城,村东有龙头山城。考古学者倾向定位在龙凤山城。龙头山即古之古勒山。城在胜利村南1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山。西南北三面为陡壁。城分内外两城,。内城有人工平整的房屋基地,总面积500平方米。内外城间是栅栏墙门在北面壁立险处。外城3000米,为部民居住场所。内外城房舍均为土墙草顶房,无砖石。

建州女真苏克苏浒部城寨。王杲及子阿台居城。在这里先后发生三次重大军事事件。第一次,万历二年(1574)十月,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率6万大军讨王杲“纵火烧内城高台及房屋500余间”,“斩首1100有奇,获牛羊无算”。王杲外逃。有谓当时寄居古勒的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赤被俘。(有待考究)。第二次,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李成梁亲率大军攻打阿台的古勒城,分兵攻阿台弟阿海的沙济城(阿海战死)。古勒久攻不下,诱使城内人杀死阿台,城破。当时在城内的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均死于战乱。努尔哈赤以此起兵。第三次,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月,叶赫、哈达等九部联军共三万人,攻建州。努尔哈赤攻坡九部联军,接着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

沙济城(夏济革城)

在新宾县上夹河镇古楼村北迎风阁山上。山上有平台,台上古庙,人称“迎风阁”,因称迎风阁山。山城距古楼村20米,距胜利龙头山2500米。南北总长310米,墙体为人工修筑,石护坡墙。地面有汉代器物。

阿台弟阿海居城。万历十一年(1583),李成梁来攻,阿海战死。

黑济革城

在新宾县上夹河镇古楼村东800米处天桥岭上。南临苏子河,北为谷地。距迎风阁山800米。山城东西略长呈椭圆形,有北门。东段为山险墙,西段为夯土墙。有堑壕两道

苏克苏浒部城寨。

雅尔哈关(“雅尔哈”,满语,汉意为豹。)

在新宾县木奇镇三道关村。关南为今新南公路,北至山峰,关墙为土筑,东侧用不规则石块垒砌,西侧是自然山坡。墙的侧面呈梯形,低宽740米,顶宽1米,高3—4米。西墙外有南北向壕,直接北山山峰

建州女真“三道关”中的第三道关

代珉关(又称大珉关。“代珉”,满语,汉意为雕。)

在新宾县木奇镇马尔墩岭上。岭上原有石碑一方,上书满文:“马尔墩福勒丹”。满语,“马尔墩”,汉意“阻隔”,“福勒丹”,汉意为“关”。毁于1980年。残迹现存永陵陵宫。关墙长20里,北接青龙山山峰。清人曾在峰上平地修祥云寺,二层大殿,前殿供关帝君,后殿位奶奶庙

建州女真“三道关”中的第二道关。

扎喀关(满语,汉意为“边”。

在新宾县上夹河镇五龙村南1公里的山上。原为高句丽山城。山顶有平岗呈簸箕形,南高北低,东西两端高,中间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东南西三面为石筑城墙。有南二门,北一门,北门外有井。

建州女真“三道关”中的第一道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发生的建州与“九部联军“之战,扎喀关是主要战场。

萨尔浒城(满语,汉意“木橱”)

位于抚顺县李家乡竖碑村西北的萨尔浒山上。隔浑河与铁背山上的界藩城相对。全城总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平面略呈东西稍长,不规则的椭圆形,城墙残址总长42875米。以城墙为隔,分为内外两城。东城为外城,西城为内城。外城大,内城小。内城地势高于外城。

外城北墙长900米,由山险峭壁墙和夯土板墙构成。东墙长5875米,介于北门与东门之间,高3米,顶宽15米,夯土板墙。南墙长8375米,高5米,顶宽4米,底宽10米。为黄沙土夯打板墙。西墙长900米,高3---6米,顶宽1米,底宽8---10米。利用山脊堆土夯筑而成。外城有4个主城门,外有1个便门。护城壕有北、东、南3道。

内城平面略呈南北纵置的菱形,是全城地势最高之处。内城墙长19625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夯土布椽嵌砌石壁,即墙芯用夯土布以椽木,每隔20—30厘米布一层椽木,逐级内收,在横断面上呈梯形,外面镶砌石块。内城东墙即为外城的西墙,从萨尔浒山北坡上行,至全城的制高点,然后逶迤下行至南坡。内城有二门(因水库淹没,已不清)房址有6处,其中1—5号房址为长方形,6号房址为椭圆形。1号房址位于全城制高点上,长325米,宽15米。2号房址位于城内中部,长375米,宽125米。3456房址均在城南部的一条舌状平面上,3号房址长50米,宽125米。4号房址长225米,宽15米。5号房址长15米,宽125米。6号房址南北径长225米,东西径长20米。

初建于万历十一年(1583)前。属建州女真苏克素浒部。其城主为瓜喇、诺米纳、奈哈兄弟。万历十一年五月与八月,努尔哈赤先后两次攻打尼堪外兰时,与三兄弟盟誓,联合起兵。不料两次背约,因此努尔哈赤决心除掉诺米纳,夺取萨尔浒城。后于万历十三年(1585)努尔哈赤又两次大败诺米纳。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一日,明军杜松部越浑河攻后金,首先攻占萨尔浒城。然后向界藩山吉林崖攻击。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攻萨尔浒明军大营,将明军击溃。杜松死于战场,取得“萨尔浒大战”首战胜利。后金天命五年(1620)三月开始扩建萨尔浒城,九月努尔哈赤从界藩城搬迁至萨尔浒城居住。次年二月扩建完毕。三月占领辽阳,同时迁都于辽阳新城。

尚间崖

位于抚顺县哈达乡上年马村的西山城子古城址。西北距三岔子125公里,东南距萨尔浒城15公里,南距哈达乡政府所在地53公里。城址在上年西河与上年东河交汇处之间的小山岗上。城址的平面呈向东敞开的马蹄形,周长900米,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10米。有东门,。城址西墙为天然峭壁,北、东、南墙为三重堑壕构成的墙围。

萨尔浒大战北路战场之一。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军分四路进剿努尔哈赤,北路军由开原总兵官马林,率军两万,从开原出发,229日,从铁岭的三岔堡出边,夜营稗子峪,31日马林驻营于尚间崖,潘宗颜驻兵于斐芬山。32日遇敌,战败,马林只身逃往开原。

斐芬山

位于抚顺县哈达乡年马西河的西岸。地名称大排子山。西北距三岔子22公里,东临尚间崖(西山城子)35公里。山上有残壕两道,长均为30米左右。这里曾出土许多明代箭头、铁甲片,还出土铁刀1把。

萨尔浒大战北路战场之一。万历四十七年(161931日,明开原道佥事潘宗颜率兵驻斐芬山,32日与后金军开战,兵败战死。

三岔堡

位于铁岭市三岔子乡西三岔子村中。西距懿路28公里,北距铁岭49公里,东南距赫图阿拉城140公里。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长约150米。城墙痕迹的南北两面完好。城西北有墩台。

萨尔浒大战时北路马林军出兵地点。

靖安堡

位于开原县北清河水库之中,现址不存。清代称此地为尚阳堡。东15里曾设广顺关。

辽东边堡之一。萨尔浒大战时北路马林军决策出兵之地。

哈达城

哈达城有三个:哈达新城、哈达旧城、哈达石城。哈达新城在衣车峰之上,哈达旧城在哈达河北岸,哈达石城西南。哈达石城在衣车峰山下。

哈达部居住在哈达河(今清河)流域,也有一部居住在柴河流域。

辉发城

辉发城有三:均在吉林城南300余里的辉发河边。一是辉发峰下城,在辉发峰西北;一是辉发河城,辉发河边,一是辉发城,在吉林峰上。

辉发部所在。

该文章所属专题:赵广庆专栏

赵广庆先生

  赵广庆(1935-2022),辽宁省阜新县人,蒙古族。曾任抚顺市委宣传部副处长、处长,抚顺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抚顺市建委编辑室主任,《抚顺年鉴》编辑部主任、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赵广庆先生是抚顺市宣传文化系统有成就的领导人之一,常期以来,他在从事我市宣传文化工作领导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抚顺史、清前史、辽东史、东北民族史研究,是知名的地方史研究专家。他先后撰写出版《抚顺通史》《抚顺史略》《抚顺城市建设史》《抚顺史研究》《抚顺百科大事典》《赫图阿拉》等8部专著。编辑出版《当代抚顺》《抚顺年鉴》等11部资料。在抚顺地方史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标签:城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