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兰德迈:《官屯纪事》之《对面屋》
2013-07-24 11:03 抚顺7000 泊兰德迈
2397
东北农村最普遍、最典型的民居,是那种当中一间屋子作为厨房,东西两间是南北大炕的居室,由父母和婚后的兄弟分别居住。俺们家在大官屯住的房子虽然是这种,这种居住模式肯定绝无仅有,独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贫穷的社会主义。很多人回忆起那时候的日子,都说虽然贫穷却其乐融融,说阳光很灿烂,还说激情很燃烧。我保留意见,时间为20年。
懵懂初开,以为住在对面屋的大爷大娘一家人是我家亲戚,这种错觉伴随着我最初的认知水平以及理所当然被及时矫正的过程。那时候我在潜意识里殷殷地期盼两家人总是亲亲热热地来来往往。直到数年以后两家连续产生误会进而发生冷战、抵牾、骂架直至差点儿动手打起来时,这才大彻大悟——我们并非亲人。
中国农业经济下的民居模式虽然丰富多彩,但有个不变的规律就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最普遍的规制是由正房、东西厢房、围墙和大门组成的四合院;至于像平遥古城那种深宅大院、高房大屋,却是大官僚和巨富人家才能拥有和享受,贫寒人家不可及甚至不可望的豪宅。生活底层的平头百姓,祖祖辈辈苦捱苦熬,能盖上三间瓦房,就相当不错了。
东北农村最普遍、最典型的民居,是那种当中一间屋子作为厨房,东西两间是南北大炕的居室,由父母和婚后的兄弟分别居住。俺们家在大官屯住的房子虽然是这种,但是根本不同的是,分别住在“对面屋”里的人家并无一星半点亲缘关系——这种居住模式肯定绝无仅有,独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贫穷的社会主义。很多人回忆起那时候的日子,都说虽然贫穷却其乐融融,说阳光很灿烂,还说激情很燃烧。我保留意见,时间为20年。
我蜷缩在我母亲肚子里没有被解放出来的时候,对面屋大娘也大腹便便地怀着孩子,而后来当我以那时的理解能力隐约得知我和他家的芳丫头竟然是指腹相认的“娃娃亲”时,深刻的局促不安严重影响着我的心情甚至表情。到了两个孩子长到14岁开始进入实质发育阶段的时候,两家关系却开始交恶。这种尴尬不仅仅在大人之间而且也在孩子之间以荒谬的样式传递和蔓延。
在暖烘烘的大太阳底下,两个年轻的孕妇睓着肚子,说着一些亲近并且秘密的话——那是我们两家的蜜月期。
1949年我父亲领着我奶奶和我妈妈搬进这个刚刚由铁工厂改造成的职工住宅大院时,幸福荡漾在他们的脸上也荡漾在他们的心头。我父亲兴冲冲地选择了一户带外屋的房子,那是整个院子的最高规格。对面屋一家同时入住,于是结成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系。我们两家的中间,有大约12平方米的共用空间,灶台、水缸、米柜、鸡架分别在各自一侧林立,饭菜的气味互相交织漫漶。清早,相继摘下门帘,两家居室的情形一目了然;晚上,相继挂上门帘,各自神圣不可侵犯的私密空间便被遮挡起来。但是说话、哭笑、两口子吵架,都听得一清二楚。
上一页1
该文章所属专题:刘学敏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8-03泊兰德迈:《官屯纪事》之《铁牛儿》
-
07-31泊兰德迈:《官屯纪事》之《王老袒儿》
-
07-24泊兰德迈:《官屯纪事》之《老牛》
-
07-20泊兰德迈:《官屯纪事》之《大老好》
-
07-01泊兰德迈:大官屯,我人生的始发站
-
02-06泊兰德迈:人民的浴池
-
02-02泊兰德迈:童年囧事
-
01-31(征文)泊兰德迈:春节杂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