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文化

满族文化

满族萨满舞蹈的古崇拜意识论(4)

2013-08-04 20:48 《满族研究》 曹丽娟 3275
本文所述“古崇拜”,是指氏祖崇拜、图腾崇冉和自然崇拜而言。这是人类早期巫文化观念形态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对满族萨满舞蹈实际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萨满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审美价值都发生了与众不同的变化,也为这古老的艺术覆盖了一层更加玄秘的面纱。
  萨满此时情绪更加振奋,伴着越来越急和震耳的鼓声,他踏着“碎鼓点”节奏,双脚原地频频跳动,两手用再一次换成的扎枪、舞“掖转花”(扎枪在手中立转两圈后,枪头朝下,左手握枪上端,右手摧枪下端,于左腋下位置,向左连续转三圈后,再向右转三圈)、“提枪花”(原地走跄步,双手紧握中间,立于胸前,在随双臂向前环动的过程中,将枪尖随之向上提动)、“转枪花”(双手横握枪于胸前,连续不断地顺时针立转),“轮枪花”(枪在身体左右两侧交替轮动)等舞蹈动作,并随之率众栽力敏捷地跑上殷红的炭火池,边跑边舞动着手中的各式兵器,人们伴着脚下腾起的火的烟云,口中还接连不断地呼喊着“呵”字,使“跑火池”这一激越壮观的景象,更加气势磅礴和动人心魄。萨满和众栽力在炭火中往返跑四趟后,回到神堂做“送神”和“谢神”,到此,“跑火池”便全部结束。

  “跑火池”的舞蹈,把石姓家族对所崇拜的头辈太爷崇吉德这位祖先英雄神的高超技艺和威风凛凛的雄姿,以及他们对火这一特殊自然物的崇拜,展现得十分生动和具体。由此可见萨满舞蹈在人类原始的古崇拜中所具有的特殊风貌。

  除“跑火池”外,还有“金花火神”,(满语,爱新托亚哈恩都里),这是一位司火女神。当她降临后,萨满就和一栽力双手执燃香起舞于神堂与坛场中,意蕴着把神奇的火种撒满人间。其舞蹈动作是在”快五点”的鼓声中,双手在身前、额前反复不断的交叉起舞,胯部随之微微左右摆动,使腰铃发出有节奏的唰唰声。然后一手于耳边,另一手于身旁,碎步旋转于云缭雾绕、烟香飘渺之中,尤其是萨满手中的燃香,随腕部的转动而清香四溢。整个舞蹈动作轻柔、舒展,具有浓厚的女性特色。

  在石姓家祭中,表现火的还有金钱豹神,满语“托亚拉哈”。在这位盗火女神降临后,萨满口含炭火(象征着被“托亚拉哈”盗来的天火),运用呼吸的力量,吹红炭火,同时用人体的蹲、卧、窜、跳等动作,来模拟金钱豹这种动物的神态,以使这一模拟性的舞蹈寓以神意,充分表达对火的祭拜。

  总之,人类“对火的认识与控制,是人类原始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伟大的贡献和成就。”11而这两种认识的过程,却凝聚了经历漫长历史曲折的人类的痛苦和兴奋。其精神积淀在人们表现火或者关于火的舞蹈中,得到极大的体现,这也是以表现火的一种自然崇拜的萨满舞蹈的内核。

  《巴图鲁瞒尼》,神本中是这样记载的:

  久居白山峰顶上,/九层峰上的,/金搂予里的巴图鲁瞒尼/,请沿着松花江而降临。身穿金光闪闪的盔甲,/手执一杆金色大枪的巴图鲁始祖。/护军八队,/带兵千万。/征北南讨,/驰骋沃野,/威镇四方。

  巴图鲁在满语中是“勇敢”的意思,瞒尼即祖先英雄神,神本中形象地讲述了这位祖先英雄神的故事。
  祭祀时,萨满在香火盘旋的七星斗前击鼓唱《请神歌》,当英勇的“巴图鲁瞒尼”降临后,萨满便手执三股钢叉(神本中所说的金色,是指钢的意思)英姿焕发地在“快三点”的鼓声中旋转起舞。众栽力手擎着绘有狼、虫、虎、豹、鹰、蟒、蛇、雕的八体黄色大旗(这八面大旗,象征着神本上所说的护军八队,而旗上所绘的动物图形,都是氏族崇拜的神兽。)

  同萨满一起,在“七星斗”前,跳起了昂奋、激越的大群舞。此刻,萨满带领众栽力用急速的“碎步”绕七星斗和旗架(插动物旗的木架)跑∞字形。跑碎步的同时,萨满双手在身前不停地转动着钢叉,使钢叉如车轮般地立转于胸前。在跑碎步的过程中,萨满有时突然地做“顿步”,同时将钢叉向前猛然刺出,口中喊“呵”!从而形成了瞬间的舞姿造型,向人们生动地展现了这位曾统帅千军万马的氏族英雄当年那锐不可挡的风采。除以上动作外,行进过程中萨满的双手还在头上、身前、身旁等几个位置始终不停地舞转着钢叉。众栽力手中的大旗,迎风飘荡,旗面上的神兽犹如在空中漫舞,这一切更为舞蹈增添了虚幻的气氛,创造了脱俗超凡的意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族  萨满舞蹈  古崇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