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浅谈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5)

2013-11-12 20:35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文钟哲 1928
当前学术界常把先秦时期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民族称为满族共同体的“先人”或“先世”,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看,肃慎、挹娄、勿吉人都能织布,使用铜铁制成的生产工具,而明代初期的女真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在原始社会状态。
  一是大分散,小聚居。在历史上,清政府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加强实边,将八旗官兵分别派到我国四面八方,因而满族形成大分散的特点;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实行旗人不准随意离营的政策,使绝大多数满族人较为集中地住在八旗驻防地周围,形成小聚居的特点,也就是说满族村屯星罗棋布。

  二是共性多,差距大。从满族的构成看,汉军旗人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在满族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汉族文化,因此满族与内地汉族相比共性较多。另外,满族内部发展不平衡。居住在城市和内地的满族发展较快,部分满族人已接近汉族或超过汉族;但居住在边远山村的满族则发展缓慢,与内地和城市满族比较有很大差距。

  三是稳定性较弱,动摇性较强。满族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由于民族形成的历史比较短,因而较其他民族,无论从构成还是特点上都存在着稳定性较弱的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又因先后受到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反满抗日”等政治运动的冲击,使得尚未十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具有了动摇性较强的特点。另外,随着满汉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共性也就日益增多,这就为满族人隐瞒民族成分提供了条件。这一特点是满族人口数此消彼涨,变化不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是风俗习惯多种多样。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原因,满族人的风俗无论在生儿育女、婚丧嫁娶、饮食居住、穿衣戴帽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在历史上,满族兼采汉、女真、蒙古、朝鲜等族习俗在所难免,加以所居住的地域辽阔,东南西北,无不有之,这就形成了风俗习惯上的地区特点。

  注:
  〔1〕《元史》卷十三。
  〔2〕《辽阳满族姓氏考》(资料)
  〔3〕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4〕孙文良:《满族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
  〔5〕〔6〕〔7〕《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8〕〔13〕《清太宗文皇帝实录》。
  〔9〕《建州闻见录》。
  〔10〕《斯大林全集》卷十一。
  〔11〕《清世祖实录》。
  〔12〕《清太宗实录稿本》。
  〔14〕〔15〕《清实录》。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族  共同体  形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