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北杂木村“8.16”洪灾拍实
2013-08-29 18:01 抚顺七千年 孙相适
9559
为了考察满族历史,笔者曾两次到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北杂木村,对该村的容貌很有记忆。在笔者的心目中,将该村分为两部分:一是傍浑河东西向202线,多为木材、修理、饭店等企业;二是202线以北的村庄,多为农民居住。
为了考察满族历史,笔者曾两次到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北杂木村,对该村的容貌很有记忆。在笔者的心目中,将该村分为两部分:一是傍浑河东西向202线,多为木材、修理、饭店等企业;二是202线以北的村庄,多为农民居住。村庄大体成三角形。发源于北面大山的北沟河流程10里在北顶点进入村庄,在垂心处拐向西南顶点,沿河及由垂点向南达202线是水泥路面,旁植垂榆,河有护坡,垂心处像个公园。然而,当笔者于2013年8月19日上午再到这里时,竟是满目疮痍。北杂木村是“8.16”洪灾的重灾区。
出槽的浑河水,加上栏木桥河水、北沟河水,使202线路面水深齐胸,水退后,留下尺厚的稀泥。北沟河夹着大量石块、泥砂冲向村庄,将河床垫高2米,再占领两侧,河两侧20多座房屋被冲毁,各个院落都一片狼藉。一个3岁女孩不幸在洪水中丧生。
笔者看到,灾民们在自救,村张主任指挥2台挖沟机挖出一条沟将河水先顺出去,外界的救援还没开始。
左侧202国道,右侧栏木桥子河。浑河出槽的洪水将栏木桥子河水顶回去,两水汇合冲向北杂木。
此处北对栏木桥子。柳树挂的残留物标明洪水超过大堤的高度,这股水流向北杂木。
南杂木段浑河有两座大桥,都叫“南杂木大桥”,笔者将东边连接高速出口的叫新桥,将西边连接哥俩好的叫老桥。画面这一带位于新桥北头往西。受损严重。
该文章所属专题:孙相适专栏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 上一篇:声称保留的抚顺老南站惊现大大的“拆”字
- 下一篇:清原洪灾悲情纪实:重灾户杨家
相关文章
-
08-27(资料)辽宁历史上的水旱灾害(下)
-
08-27(资料)辽宁历史上的水旱灾害(上)
-
08-26清原洪灾悲情纪实:重灾户杨家
-
08-26清原洪灾悲情纪实:杨木沟一家贫困户
-
08-25抚顺五龙村及五龙河流域“8.16”洪灾拍实
-
08-25灾区报道:满含热泪送亲人
-
08-25洪水逃生(二):老汉自缚大树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