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清以来,对满族的源起与发祥地就有不同的意见,因各说均有片面性而无结论,遂成历史悬案。笔者多年前探讨古代东北文史有关问题时对之有过接触。近期浏览有关著述见分歧仍然不小,有讨论之必要,故略陈管见。
首先应该说,此事与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历史大有关系。6000――3000年前东北先民肃慎,后来的挹娄、勿吉,隋唐时期以牡丹江流域及以东、以南广大地区为中心之地的靺鞨七部之号室部、粟末部(也写作涑沫部),七世纪晚期粟末靺鞨建立闻名遐迩的“海东盛国”渤海国;辽金时期这里是东海女真,元末明初这里的东北女真三大部之一的建州女真名震华夏。而从十五世纪初起,建州女真从黑龙江东部即牡丹江――绥芬河流域开始发展起来,后来三迁长白山下辽东地区,才有了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期努尔哈赤率领建州女真打天下。可见,长白山脉东段老爷岭、太平岭地区,牡丹江—绥芬河流域,不仅是满族先世东北女真人共同体主体部分建州女真的发祥地,而且出自女真人斡多里部的清王朝皇族爱新觉罗氏的祖先,也正是在这里成为建州女真首领,从这里开始“龙兴”的。
牡丹江流域是满族人的主要故乡之一已不须多说。关于建州、建州女真,以及爱新觉罗氏从这里开始“龙兴”,是本文所探讨的。
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市所辖东宁县城东八里的大城子村,是这一带比较大的村庄。它座落在绥芬河(由南北两支流汇合而成)中游右岸台地。村外至今仍有古代土城城墙
遗址。东北两面城墙已没有多少,西段与南段仍保存良好,高约2米。它是什么时代的
遗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上说它是渤海国中晚期城址,即渤海国率宾府,领建州、华州、益州三州。渤海国建于公元 698年,亡于926年,中期、晚期应在公元九世纪末期到十世纪初。可见此古城址距今至少也有一千一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