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4)

2013-10-01 09:02 满语研究 穆鸿利 6749
据称,全世界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计有14种,分布在中国的有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和历史上的女真语;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涅吉达尔语、那乃语、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语、奥罗奇语等;其中鄂...
  上述所列各种抄本中,常见的是两种本字,即阿波文库本和静嘉堂本。阿波文库本所收语词共1154条,而静嘉堂本所收语词共1080条。两种本子相比较来看,阿波文库本的错误少些,而静嘉堂木的错误较多、较严重。日本学者外山军治和山本守先生有研究和考异,(17)可资参考。 

  由于会同馆《女真译语》没有标明女真字,故学术界长期以来往往忽视其学术价值,这是不对的。日本学者石田斡之助、山本守和外山军治先生对其进行过研究和考论,尤其是山本守对两个本子都进行过整理和研究,成绩突出。 

  有一个现象颇值得注意,会同馆《女真译语》中的女真语词与传世的女真文碑刻语词很有距离,而永乐《女真译语》中的女真语词多与现存碑刻文字相符。这就有理由使人怀疑,在明朝时女真语口语与书面文语已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至会同馆《女真译语》多把中辅音l及尾辅音n(甚至音节)去掉,这看起来并不足怪,因为在清末所见闻的满语口语也有类似的现象。例如: 


  类似现象还有一些例子。可见,人类语言演变的规律,基本上是日趋简便,因此,依靠满语来推究女真语时,只能观其大略,并且要注意到这种情况,不能机械相对,因为女真语与满语只是大致相同,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完全一样。(18) 

  不过,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会同馆《女真译语》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会话应用教本。这正体现了当年编写会同馆《女真译语》的初衷和用意,目的在于提高该馆官员的女真语会话水平。因为这些官员在通译、伴送等业务中,一般只需要口语和会话,因而在教本中便省略了女真文字。正因为教本是以会话为宗旨,故所编语词的读音与永乐《女真译语》和满文书面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口语中的语流音变。例如: 

  从上述的例证中可见,双唇音p在词中出现时,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语流音变的可能性最大,满语和永乐《女真译语》在第1和10号词中的p音在会同馆《女真译语》中已被脱落,而1号词中吐气音k在会同馆《女真译语》中则转换成不吐气音k。 

  第5号词在满语中的pi音节,在会同馆《女真译语》中则被前元音y所代替。 

  第8号词满语中的p音,在会同馆《女真译语》中又被脱落,以后元音u所替换。 

  由于现代满语在满族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消亡或半消亡状态,因而我们很难以活的语言材料证实口语和书面语的读音差别。不过,据金启孮先生说,北京“内城语言”不但含有教授所着《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19)所述:“吃饭”为布达哲妹(满语书面语为buda jembi),这jembi中的双辱音p在口语中已消失。看来,从书面语到口语,在语流音变中p音是最容易脱落的一个语音。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来看,p音在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的口语中也是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之一。例如:   

  从蒙古语口语中的双辱音p脱落现象可以推断,会同馆《女真译语》很像是一本口语读本。 

  第15号词在满语书面语中为angga,会同馆《女真译语》作昂哈。满语书面语中的塞音k在会同馆《女真译语》中异化成擦音x,这种异化现象,在满语口语中也是最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之一。 

  除此而外,k‘音的脱落、异化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如“鸡”的满语书面语为cok‘o,而口语中则成为chuo或huo。 

  所谓语流音变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和脱落等。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由于邻近音的影响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在汉语中也同样存在。如,棉袍一词[miεnp'au]往往说成[miεm-p'au],舌尖辅音n被同化成为双唇音m。 

  那些与满语读音不同的会同馆《女真译语》中的很大一部分词汇是由于口语读音所致。这是会同馆《女真译语》的一个重要语音特征。 

  其次,会同馆《女真译语》另一个显著的语音特征是末音节n音脱落和末音节的全部脱落现象。众所周知,语音的脱落现像是语音弱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语言学的一般规则中,辅音的弱化往往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辅音本身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而引起元音的弱化,总是出现在弱化音节中。弱化音节再发展一步,就会出现语音的脱落现象。下面试就会同馆《女真译语》中舌尖辅音n的脱落现象,列举如下: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女真语  满语  比较  研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