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在酝酿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打算更改一些名称,藉以提高声望,以便更好地统治全境人民。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其实,这是女真人在历史上建立的第二个政权,史称后金。
那么,努尔哈赤为何复古,将所建立的政权称大金呢?应该说,他是用心良苦,以大金作为号召,旨在团结所有的女真人,共同建设这个新国家。为此,他还更改了姓氏。努尔哈赤家族原姓童,或写作佟,改姓爱新觉罗,表示是金朝的后裔,受天命执掌国政,耍的是政治把戏。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把建州卫被称为满住部的称号也接过来,称其所部为满洲部。此时,原来的建州卫不复存在,其人皆编入八旗,纳入这个新兴政权管辖之下,他们不敢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凡是在这个政权管辖下的人,对推行满洲的称号都能够接受的。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满文本《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文写为manju gurun,译为满洲部比较恰当,也可译为满洲国。在《满文老档》里,如在建国前出现这一称谓,应以译满洲部为宜;如指建国后,也可译为满洲国。究竟译什么合适,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切不可千篇一律译为满洲国。
大家知道,皇太极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熟读《金史》,深知前金女真人进关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极大的伤害了汉人的心。据《金虏节要》所载:“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得死”。不知枉杀了多少无辜汉人,造成极坏的影响,并传诸后世。即使在新的形势下,仍以女真的名义重新入主中原,恐怕心有余悸的汉人是不会欢迎的,更不利于团结汉人共图大业。出于这一考虑,皇太极下定决心改诸申为满洲,并及时发布了命令。实际上,更名的真正目的,在于改变人们的观念,为开创更大的基业奠定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锡伯与诸申之关系
居于最高地位的皇太极,举凡来归或来朝的各族首领,他总要多方询问他们的历史与现状。因而他对我国东北各族的情况,了如指掌。那么,由他断定锡伯是诸申的后裔,不会是无稽之谈。况且,当时人说当时的事可信的程度是高的。因此,我们应坚信皇太极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历史文献上,对sibe的汉字音译有十余种之多,现定为锡伯二字。我们客观地探讨其族源,确实找不到足以证明鲜卑是锡伯先世的令人信服的资料。与此相反,却查到一些锡伯是明代女真后裔的可靠根据。
皇太极在其诏令中所说诸申“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裔的满文honcihin,汉译族人)。那么,超墨尔根是何许人也,以前是个谜,只能推测他是锡伯部的领袖人物。现在,辽宁省瓦房店市前些年发现东岗乡喇嘛庙村关明乙家所藏锡伯瓜尔佳氏“调兵录”。在序言中称,御玉军汗之子为绰墨尔根。经考证,御玉军汗即尼雅哈齐,他离开苏完(今双阳)后,前往锡伯地方称汗。其子为绰墨尔根,继承了汗位,成为锡伯部知名的领袖人物。皇太极当,然可以直呼其名,并指出他是女真的后裔。此外,在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尹郁山家,看到他在永吉县内搜集到一部分家谱,在其中一份关姓家谱封皮上写着“锡伯王”三字。这些资料足以说明,在科尔沁蒙古管辖下的锡伯部也有自己的汗(王),直接管理锡伯部事务。
仁慈的康熙皇帝在日理万机之暇,尚未忘怀锡伯人的命运。在女真人改为满洲之后,康熙皇帝也把锡伯视为满洲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皇帝请呼和浩特大召寺的乃济陀音二世活佛出使科尔沁。他对活佛说:“科尔沁十旗乃是你的檀越(施主),也是朕的舅家,那里有我们满洲人的锡伯、呼勒沁部落。你去把锡伯、呼勒沁人请来。朕欲赐赉其诺颜,把他们招收过来”。康熙皇帝另派十名都统大臣陪同活佛一行,取道山海关,前往科尔沁。在行前遣使致书科尔沁诸王,请他们齐集卓力克图亲王府。乃济陀音二世活佛一行到达之后,立刻向科尔沁全体王公、诺颜等传达皇上的圣谕,并讲明此次前来的目的。这些王公、诺颜慑于皇上威力,一致表示:“我们都是圣主的臣民奴仆,我们的属民锡伯、呼勒沁同样也是圣主的百姓。尽管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把他们交给圣主,但是,从我们的祖父直到今天,为活佛效忠,生而尽力,死而结草。如今活佛喇嘛奉使前来向我们恳求,我们一定照办。来满足圣主的心愿,二来也是喇嘛和我们的荣誉,况且还有益于禅教与生灵的利益,有益于我们的声名。””于是,通过协商,科尔沁王公、诺颜们将所属大约一百苏木的锡伯、呼勒沁全部献出来了。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科尔沁之王、台吉等将所属席比、卦尔察、打虎儿等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八丁进献,内可以披甲当差者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余名,分于上三旗安置”。对于科尔沁王公、台吉等,按照他们所献出的丁数计算,每丁各赏白银八十两,作为回报,实际上,康熙皇帝是用白银从科尔沁王公手中将锡伯人赎出来,又把他们安排在上三旗当差。不仅如此,还发给锡伯安家费,每丁赏银八十两。如不愿领八十两者,每丁一年给银三两。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今查可以披甲之丁,共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余名。此内五千七百十九丁,情愿每年领银三两;其六干一百三十九丁,情愿领银八十两。其老病未及年岁者,按户各赏银八十两。”由此可见,锡伯人从科尔沁蒙古王公放出后,受到优厚的待遇。
4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