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考古

赵展:对皇太极所谓诸申的辨正(6)

时间:2013/10/2 16:18:47   作者:赵展   来源:满族历史与文化   评论:0
内容摘要:公元1635年11月22日,即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郑重其事下诏,发布改诸申(女真)为满洲的命名,其文曰:“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

    根据现实情况,我们不敢说锡伯语与满语是同一种语言,更不要说锡伯语是满语的方言。如果要是那样说的话,不仅得不到锡伯族的认同,甚至将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那么,我们说锡伯语言是明代女真语的延续,总是可以的吧!只要肯定了这一点,关于锡伯族的族属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锡伯族所使用的语言与满语相近,那么这种语言必定与满语属于同一语系、语族和语支。正如一位锡伯族学者所说“锡伯和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因此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可以说它们之间同多于异,所以锡伯族人和满族人各用本民族的语言可以互相通话,表情达意。”既然如此,上再次证明锡伯族是明代女真的后裔。

    试问,如果锡伯族是鲜卑的后裔子孙,那么在锡伯语中就该保留若干鲜卑语词汇。然而,在锡伯语中却没有鲜卑语词汇,的确,有人作了从锡伯语中寻觅鲜卑语词汇的尝试,并试图作出解释。其结果不能令人信服。比如鲜卑语的鲜卑一词,其含义是祥瑞的意思。可是,这位作者用锡伯语解释为“有祥”、“有好”之意。其中“鲜”为“祥”、“瑞”、“好”;“卑”为“有””。照这样解释,鲜卑一词岂不成了补谓词组?这与鲜卑一词的原义是不符的。作者在书中对其他词汇的解释,更是牵强附会,根本不能成立。因为鲜卑与锡伯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民族,没有直接的递嬗关系,所以这两者也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既然鲜卑与锡伯没有共同的语言,恰好说明这二者是不同族系的民族。

    在生活习俗方面,锡伯族也有明代女真人留下的痕迹。别的不说,单就他们供奉的“希利妈妈”,就是用女真语称呼的女神。无论如何,不能把用女真语称的女神,解释为鲜卑神吧!如果是那样的话,岂不太荒唐吗?当然,明代女真各部所供奉的神是不一样的,说明各部之间微有差别。但是,就信仰萨满教而言,这是明代女真各部共同的特点,说明它们有共同的渊源关系。

    综上所述,皇太极所指诸申乃席北之裔(族人)的论断,是正确的,应予肯定。如此而已,岂有他哉?(《满族历史与文化》赵展)

 

 


标签:皇太极 诸申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