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兴起的女真人
2013-10-03 05:37 《中国民族史》 王钟翰
4965
元朝亡后,女真人仍用女真(常作女直)为族称。不过在明代文献中,女真的别称和各支女真人的称号,不仅与前不一致,而且前后有变化。这就是,“女直”又复为包括所有女真的族称,并常和“野人”联系一起,称“女直野人”,或简称“野人”。对各支女真人...
一、建州、海西、东海女真的形成与分布
元朝亡后,女真人仍用女真(常作女直)为族称。不过在明代文献中,女真的别称和各支女真人的称号,不仅与前不一致,而且前后有变化。这就是,“女直”又复为包括所有女真的族称,并常和“野人”联系一起,称“女直野人”,或简称“野人”。对各支女真人的称呼,早期常在族称前冠以地名,称忽刺温(或海西)等处女直野人、黑龙江等处女直野人、托温江女直野人、苦烈河女直野人等等。自永乐元年起,明朝在女真地区逐渐建置众多卫所,于是又出现先是在“女真野人”或“野人”前冠以卫名,后来只以卫名代指某部称之,如建州卫、毛怜卫、兀者卫、塔山卫、塔鲁木卫等等。
15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建州三卫和海西南迁诸卫分别形成两大联盟集团,遂有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亦称海西四部或扈伦四部)和东海(野人)女真之称。
此外,在朝鲜古史中,如称分布在今以图们江为中心,南至朝鲜咸镜南、北道,北至绥芬河口日本海附近的女真人为“骨看兀狄哈”(或称阔儿看兀狄哈、水兀狄哈,兀狄哈意为“野人”,故又称水野人);称居于图们江西北地区的一些女真人为“嫌真兀狄哈”;称住在速平江(今绥芬河)中游一带的为“南突兀狄哈”;称分布在绥芬河上游地区的为“尼麻车兀狄哈”;称居住今牡丹江下游流域的为“兀良哈”(亦作火儿阿,皆为胡里改的同音异译,后称建州兀狄哈)。
14世纪中叶(明初),女真人的分布地区基本与元代相同,即大体在东至日本海,①西到辽河、嫩江以东一线,南达辽东半岛,北抵黑龙江口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从元末明初开始,女真诸部乘中原动乱之机,逐渐向南迁徙,直到15世纪中叶才稳定下来。这一持续100年左右的迁徙活动,使女真人的聚居区,或说中心地区,又移向南部了。原来,在金末战乱中使辽东地的区的猛安谋克户,被东真国主蒲鲜万奴迁到金上京会宁府(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东至今绥芬河一带地区,②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大为减少,又与汉和高丽人错居杂处,故元代女真人的主要聚居地,是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中下游一带。南迁后,女真人在南部形成了两个大聚居区,即以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中心东北至图们江为一聚居区,今辽宁省开原县以北至松花江大曲折处为另一聚居区。这两个聚居区以北的广大地区,为女真人散居区。当然,在散居区内也存在小聚居的情况,像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乌苏里江附近地区,就比其它地区居住的女真人多一些。由于明朝的招抚政策及在南迁过程中的内外诸多因素,3个地区也就分别成了后来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野人)女真的区域。
(一)建州女真
名称来源于其初迁到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详后),成员主要为元代胡里改、斡朵怜、托温三万户府管辖下的女真人。但建州女真的形成,不是这三个万户府的女真人的简单地联合到一块,经历了一个由分散迁徙,几经变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外部压力的驱使,最后南迁到同一新地区后才形成的。这一分散迁徙和重新集聚的过程,既反映了这支女真人从14世纪上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即明前期)住地的变迁,也说明了建州女真大联盟集团形成的历史过程。
注释:
① 包括今朝鲜咸镜南、北道。这里明初仍属女真分布区,据《李朝实录》卷七,太宗四年四月甲戌条载,永乐二年四月,明成祖诏令王可仁持敕至朝鲜招谕参散(今北青)等11处女真人,这11处南起哈兰(今咸兴),北至溪关(在今图们江北珲春河口)。内中提到的洪肯,即今洪原;阿沙,即今利原。
② 《金史》卷一二二,第2666页;《元史》卷一一九,第2938页。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后金牛录屯田、计丁授田和分丁编庄
- 下一篇: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
相关文章
-
10-03女真与豪古、高丽人的关系
-
10-03元辽阳行省管辖下的女真人
-
10-01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
-
10-01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
-
10-01“女真”与“满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