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九站):洞穴文化遗存
2013-10-06 16:41 抚顺七千年 卢然
14567
本次踏查的目标,是古代居民生活遗址——东升洞穴、南屯洞穴、陆家洞穴。如果说新乐遗址只能间接说明抚顺人类最早活动历史的话,那么上述洞穴遗址可以直接证明抚顺地区古代居民的存在。所以,这些古文化洞穴遗址很值得去看看。
国庆假期第五天,会同好友,继续踏上抚顺历史文化之旅——新宾。新宾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战国时为燕国地;秦时隶属辽东郡;汉初仍属辽东郡;汉昭帝始元五年后属玄菟郡高句丽县地;汉末至三国仍属玄菟郡……。而我们此次要关注的,是比这些史料记载的还要早的新石器时期古文化洞穴,
本次踏查的具体目标,是东升洞穴、南屯洞穴、陆家洞穴。如果说新乐遗址只能间接说明抚顺人类最早活动历史的话,那么上述洞穴遗址可以直接证明抚顺地区古代居民的存在。所以,这些古文化洞穴遗址很值得去看看。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远处,群山连绵;近地,禾谷飘香。一路畅谈,一路遐想。思绪随着滚滚车轮,飞向远古,飞向远方……
新宾是个好地方!每个山谷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每一个山岗都有一段历史绝唱。远处,是著名的佛阿拉,努尔哈赤修建的第一个都城。看着远处的山岗,可能你不会想到,这里还是满文的诞生之地。从万历十五年(1587年)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城至少住了十六年。
在此期间年轻的努尔哈赤以13副盔甲组成了自己队伍,数年间历经大小数十战,使屡被明朝镇压剿杀的建州女真逐渐恢复壮大,并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奠定了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国的基础。
这里是本溪桓仁县木盂子镇,关于这个镇了解的不多,虽然距离新宾的平顶山镇不过20公里,靠近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也许是行政区划的原因,感觉抚顺人对这个镇总有种陌生感。看来,行政区划这种人为的疆域阻隔,不仅仅体现在地图上……
相隔10几公里的两个镇上的人们,在风俗、生活上不会有太多差别。丰收都是同样的喜悦,民风都是同样的质朴。
绕过桓仁,又回到新宾地界。
群山环抱着村庄,俨然是一世外桃源。想象着,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自然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幸福!远处是平顶山。
近看平顶山,有点像一只俯卧的猫。
杉木厂村,地处新宾、桓仁两县交界处老秃顶子北麓脚下,是抗日英雄赵文喜的出生地。赵文喜年轻时参加了抗日名将李春润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一方面军。多次打击日寇,后被捕遇害,年仅31岁。(详见孙相适文章《孙相适:铮铮铁骨赵文喜》)
黄生发(左二)
据说,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警卫员黄生发,就是经赵文喜破例收留参加抗联的。1940年2月15日(正月初八),杨靖宇身边只剩下6名战士其中就包括黄生发。杨靖宇命令黄生发带领另外3名伤员转移,才活了下来。八天以后,杨靖宇将军牺牲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黄生发成为杨靖宇将军牺牲前的最后见证人。黄生发1993年逝世,年73岁。
几经辗转,踏察组一行来到平顶山镇陆家堡。村北山脚下,有一溶洞,据说考古工作者曾做过整理挖掘,但挖掘资料不详。有人介绍说,这里曾发现过古代居民生活过的遗迹。
溶洞入口靠近山底处,两侧有二三米高台。周围布满现代生活杂物,说明常有人进洞。
洞口有一座庙型垒台,疑似是附近村民烧香、祈愿之用。另一侧上方竖立着县级文物保护标志碑。
洞口上方,有“天仙洞”三个石刻大字,落款处“大清嘉庆年”字样可勉强辨认。
进入洞内,呈大厅状,目测可容纳200人左右。打开手电仔细观察,有若干略小洞口。由于准备不全,无法一一进入。
据说,考古工作者在此洞曾发现骨针、夹砂红褐陶片等物,地面文化积层较厚。
查阅一些资料得知,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的溶洞。
洞口外,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溪经过。由于小溪靠近民居,各种生活杂物不堪入目。村民们说,以前听说有人要作为旅游项目开发此溶洞,最后不了了之。
小溪上游部分干涸,但下游不远处,有诸多地下泉水汩汩流淌,有村民在此洗涮。细致观察,泉水清澈透明,手感冰凉。
洞口西侧30米处,有很多巨石横卧,且布满裂纹,远观极像石刻文字。真希望古代居民能在这些石头上留下些什么印记,留给我们去追溯。仔细想,这又似乎不大可能,以生存为第一要务的古人,怎么会有“闲心”扯着个?同样,今天的我们又能给历史、给后人留些什么呢?
离开陆家溶洞,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继续下一站——东升洞穴。路边竖立的地界碑告诉我们,已经进入大四平。
不远处,就是东升村,这个村子因发现了古人使用过的洞穴而闻名。
这是26年前竖立的市级文物保护标志碑,上面“东升洞穴遗址”几个大字非常醒目。石碑上被村民系上红布,估计此举与保护洞穴无关,可能是与许愿、祈福之类活动有联系。
这一地区多为高山,平均海拔600多米。洞穴在一个东西走向山岗的半山腰,附近收割庄稼的村民善意提示,此山很着很近,实际很远,也难攀登。算算时间有些紧张,便放弃登山,这也是本次野外踏查的一个遗憾。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文物部门早在40年前就对东升洞穴进行过清理挖掘。1988年、1996年又进行两次实地调查,先后整理出斧、锛、凿和纺轮。据专家判定,此洞穴遗存有墓葬性质。
原市博物馆馆长肖景泉先生认为,东升洞穴是抚顺首次发现的洞穴古文化遗存,代表着抚顺地区一种新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类型。其年代不早于商周之际,下限约为春秋前后。
大四平界内的肚脐岭,劈山修路露出远古的秘密。公路两侧的山岭,密密麻麻布满了鹅卵石,成为这一地区的地质奇观。
初看这些镶嵌在崖壁上的鹅卵石,很容易以为这是混凝土构筑的,猜想这里在远古时期可能是河床。远古造山运动,让河床变成了高山。
层峦叠嶂的群山下,公路蜿蜒但平坦。有老乡介绍说,这一地区尚有很多岩洞未被挖掘。一路前行,一路风光,红叶、群山、松柏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赏心悦目。远处是牛心山。
来到大四平镇的南屯洞穴。洞内不深,结构奇特。据了解,该洞穴在挖掘之初,发现岩壁上有很多火烧痕迹,专家判断,这是古人火葬留下的痕迹。据此判断,该洞穴具有墓地性质。但是在随后的进一步挖掘中,在火葬层下,又发现新的文化层,这一层里出土很多夹砂红褐陶片,拼凑呈筒形,并有许多划纹,这说明下部的文化层要早于上部时期。
南屯洞穴的发现,将抚顺最早人类活动时间指向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该洞穴下层文物的发现,将抚顺地区人类活动时间提前了大约2000年。也就是说,根据这个洞穴里出土的的文物判断,5000年前,抚顺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屯洞穴的发现,对抚顺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2001年,南屯村洞穴遗址发掘时,在洞穴地面上搬出了很多大型石块,石块下面埋藏着许多陶壶、罐、纺轮、石斧、锛、箭头、网坠及铜饰件等器物碎片。据此判断,这应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也就是说,这个洞穴最早是古人居住使用,约过了2000年,才变成墓葬穴的。
在青铜时代墓葬下层,出土了多个具有新石器时代特征的筒形罐,为夹砂红褐陶和黑褐陶,陶器表面多有几何纹刻画。同时伴有出土的蚌壳、墨玉磨成的饰件等。经分析认为,这些刻画纹筒形罐为主要内涵的文化遗存,应属辽东腹地太子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5000年前后。
洞外不远处,同样有一条小溪流过。通过此次洞穴踏查,对抚顺地区古人生存环境有了大致了解,但是仍有很多疑问,比如,这一地区的古人从哪里来?后又迁徙到哪里?东升洞穴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进行过挖掘整理,但在20多年后的再次调查中又有了新的发现。同样,本溪的庙后山古遗址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行系统发掘后,2012年,本溪争取到国家1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再次挖掘,又有许多重大发现。
据当地群众介绍,这一地区还有许多未被发现、挖掘的洞穴。我们期待有一天能彻底揭开抚顺地区洞穴的所有秘密。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赵广庆:我读“抚顺七千年”
- 下一篇: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相关文章
-
10-03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
10-12无法说清其年代与作用的神秘洞穴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