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7)
2013-10-07 11:14 《清史研究》 张玉兴
1246
清朝开国进程中即从满族崛起至清兵入关,其文化背景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文化探索阶段,皇太极统治时期的文化转型阶段和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满汉文化接轨阶段。
良好的文化政治环境的出现对清兵入关的积极促进的事实,告诉了人们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文化上比较落后甚至“野蛮”的民族如何去统治高度文明的民族并为其接受,只有首先自身去接受与适应先进和文明,通过自身完善,因势乘便,而反客为主,主宰天下。而武功与文治总是相辅相承、互为表里的。文化战线上的成就,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收到武功难以达到的奇效,而且会有力地推动武功的进展,促进总体政治目标的实现。清兵入关之际的文化背景,即满汉文化的顺利接轨所产生的奇特功效便是明证。
满汉文化接轨推动了清兵入关这一重大政治事变的胜利,尽管能否巩固这个胜利成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而满汉文化的接轨也仅仅是事情的开端,但事实证明,这却是影响清朝一代历史进程的重要开端。有远见有魄力的清朝统治者不仅巩固而且发展了这个胜利。它的标志是顺康以后儒学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与完善,进而促进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当然这是后话,且已不属本文的论述范围。
注释:
〔1〕〔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二年五月庚戌。
〔2〕〔朝鲜〕《李朝实录》二十二年十一月丁丑。
〔3〕〔朝鲜〕李民寏:《建州闻见录》。
〔4〕《左传》成公四年。
〔5〕〔27〕《清太宗实录》卷5,页20。
〔6〕〔7〕《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
〔8〕〔9〕《清太宗实录》卷1,页9;11。
〔10〕《清太宗实录》卷9,页13。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辽宁大学历史系本,页11;21;62-63;1;11;18;28;4;71;10;44;16;56;4;65。
〔26〕〔28〕《清太宗实录》卷10,页28。
〔29〕《清太宗实录稿本》第14卷。
〔31〕《清太宗实录》卷28。
〔32〕《清太宗实录》卷30,页25。
〔33〕《奉天通志》卷92。
〔34〕《清太宗实录》卷2,页7-8。
〔35〕《清太宗实录》卷43。
〔36〕《清太宗实录》卷11。
〔37〕《清太宗实录》卷62,页14-15。
〔38〕〔39〕《清世祖实录》卷4,页4-6;12。
〔40〕李霨:《范文肃公墓志铭》,载《碑传集》卷4。
〔41〕〔42〕《清世祖实录》卷4,页15。
〔43〕〔45〕《清世祖实录》卷4,页17-18。
〔46〕《清世祖实录》卷5;页10。^
7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傅斯年:夷夏东西说(一)
- 下一篇:论哈达衰亡原因
相关文章
-
10-06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九站):洞穴文化遗存
-
10-03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
09-27入关前清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
09-26鲍明:满洲族思想文化源流考
-
08-13谈谈满族人之酒文化
-
08-03清入关前对辽东汉区统治探微
-
06-23走进抚顺文化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