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肯定意见的代表作是马赫先生的《诗中抚顺二千年》,该书编成于1985年7月,收集了两千余年来有关抚顺地区的古人诗作123首。《进柳条边》为其中的第99首。作者对该诗的注释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作诗时间,“此诗作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是对“九关台”的注释。“仅是泛言其多,关台,守边的关兵与关上瞭望的墩台”;三是对‘沛丰’一句的注释,“汉高祖刘邦为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沛丰即以刘邦之故里代指清于室之故里兴京”。在上述三点中,作者大概以第三条注释为根据确定乾隆的《进柳条边》诗作于抚顺地区。《诗中抚顺二千年》山版后,一些关于抚顺境内柳边条的文章常常引用这首诗。如2003年6月9日《抚顺晚报》“家乡胜景”栏目中发表的冬声的《清代柳条边》一文就说:“柳条边堪称抚顺最长的一道古边墙……爱新觉罗·弘历曾有诗云“九关台据柳条边,峻岭崇山相属连”。……乾隆皇帝所说的‘九关’无外乎一个泛指罢了”。2003年8月出版的《新宾满族风情节系列丛书·清代启运诗访》诠释》一书仍将该诗收入其中。看来,乾隆的《进柳条边》诗作于抚顺地区的观点已被很多人所认可。然而,这一观点能成立吗?我个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我认为乾降的《进柳条边》诗跟抚顺地区毫无关系。理由如次:
l、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来水陵祭祖时,在今抚顺地区所经过的路线是:由沈阳大台进入抚顺的噶布该(今葛布),然后经莲化岛、上夹河,九月初十到永陵。十二日离开永陵到上夹河,再经莲花岛、噶布该后到沈阳的福陵。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此次来永陵祭祖没有经过今抚顺境内柳条边上的任一边门,因此他的《进柳条边》诗不可能写于今抚顺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