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抚顺

古代抚顺

乾隆的诗《进柳条边》写于抚顺地区吗?(2)

2013-10-10 16:22 抚顺七千年 曹德全 4447
清乾隆皇帝一生到处游历巡视,所到之处几乎都有诗存世。他四次到水陵祭祖,路经抚顺、兴京等地,共写了近30首诗。这些诗虽算不得上乘之作。但对于研究抚顺的历史和文化,还足有一定价值的。

乾隆的诗《进柳条边》写于抚顺地区吗? 图1
明代辽东边墙图

乾隆的诗《进柳条边》写于抚顺地区吗? 图2
明代辽东边墙图 (局部)

  持肯定意见的代表作是马赫先生的《诗中抚顺二千年》,该书编成于1985年7月,收集了两千余年来有关抚顺地区的古人诗作123首。《进柳条边》为其中的第99首。作者对该诗的注释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作诗时间,“此诗作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是对“九关台”的注释。“仅是泛言其多,关台,守边的关兵与关上瞭望的墩台”;三是对‘沛丰’一句的注释,“汉高祖刘邦为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沛丰即以刘邦之故里代指清于室之故里兴京”。在上述三点中,作者大概以第三条注释为根据确定乾隆的《进柳条边》诗作于抚顺地区。《诗中抚顺二千年》山版后,一些关于抚顺境内柳边条的文章常常引用这首诗。如2003年6月9日《抚顺晚报》“家乡胜景”栏目中发表的冬声的《清代柳条边》一文就说:“柳条边堪称抚顺最长的一道古边墙……爱新觉罗·弘历曾有诗云“九关台据柳条边,峻岭崇山相属连”。……乾隆皇帝所说的‘九关’无外乎一个泛指罢了”。2003年8月出版的《新宾满族风情节系列丛书·清代启运诗访》诠释》一书仍将该诗收入其中。看来,乾隆的《进柳条边》诗作于抚顺地区的观点已被很多人所认可。然而,这一观点能成立吗?我个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我认为乾降的《进柳条边》诗跟抚顺地区毫无关系。理由如次:

  l、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来水陵祭祖时,在今抚顺地区所经过的路线是:由沈阳大台进入抚顺的噶布该(今葛布),然后经莲化岛、上夹河,九月初十到永陵。十二日离开永陵到上夹河,再经莲花岛、噶布该后到沈阳的福陵。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此次来永陵祭祖没有经过今抚顺境内柳条边上的任一边门,因此他的《进柳条边》诗不可能写于今抚顺地区。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标签:抚顺历史之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