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兄弟阋墙功成梦断
王艳春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
核心提示
万历十五年(1587),太祖建佛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永陵镇的旧老城),舒尔哈齐亦随居此城。万历二十三年(1595),朝鲜使臣河世国、申忠一先后造访佛阿拉城。其时,舒尔哈齐与长兄并称“两都督”,可见舒尔哈齐与太祖地位是并重的。
兄弟阋墙,功成梦断
朝鲜人称两兄弟为“老乙可赤”和“小乙可赤”,或写作“奴酋”与“小酋”。通过朝鲜史料,我们可以将兄弟二人做个比较。在相貌上,太祖“不肥不瘦,躯干壮健,鼻直而大,面铁而长”,弟弟舒尔哈齐则“体胖,壮大,面白而方耳”;在拜谒顺序上,朝鲜使者先至“老乙可赤”处行礼,然后“小乙可赤处一样行礼矣”;在待客筵宴时,太祖与胞弟服饰相仿,即着诸如貂皮暖帽、镶貂皮边五彩云龙袍,腰系嵌银丝金带,足踏鹿皮乌拉鞋之类;在居所方面,其兄弟“所住家舍,则盖瓦,各以十坐,分为木栅,各造大门”;在军事力量上,兄麾下万余众,战马700余匹,“诸将”150余名,弟麾下5000余众,战马400余匹,“诸将”40余名;在管理方面,常时“各持战马,著甲”练兵,战时“各聚其兵”。又据明实录记载,太祖与舒尔哈齐兄弟二人均曾入贡明朝并领受宴赏,但却是各率一队,分别行进。其中,太祖入贡7次,舒尔哈齐为3次。上述记载表明,舒尔哈齐的实力与长兄相比确实稍逊一筹,但也必须看到舒尔哈齐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拥有自主的权力,史界有学者称之为“两头政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