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抚顺

古代抚顺

论金代辽宁境内的猛安谋克与人口

2013-10-16 14:26 《东北史地》 都兴智 2929
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人特有的一种制度,最早是在氏族围猎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军事制度,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代辽宁境内的猛...
论金代辽宁境内的猛安谋克与人口
都兴智

  原载:《东北史地》
  作者简介:都兴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都兴智

  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人特有的一种制度,最早是在氏族围猎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军事制度,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代辽宁境内的猛安谋克组织,有的是由辽代的熟女真人组编起来的,有的则是从生女真故地上京路一带和其它地区迁徙来的。后者所领的户既有女真人,也有契丹人和奚人。由猛安谋克组织在辽宁的分布就可以大致了解金代辽宁境内女真、契丹、奚等少数民族的分布和人口概况。

  一、猛安谋克制度形成、演变及迁徙

  猛安谋克组织早在女真建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如金世祖时,肃宗攻桓赧、散达兄弟,世祖“使欢都、治诃以本部七谋克助之”①。“猛安”是女真语“千”之意,译成汉语或作“明安”、“铭安”。《三朝北盟会编》作“萌眼”。“谋克”是女真语“氏族”的意思,也有的学者把它释为“乡里”,即满语汉译的“穆昆”。《金史语解》卷六职官条解释谋克一词为“族”也,是正确的。《金史·兵志》:“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余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谋克之副曰蒲里衍,士卒副从曰阿里喜”。女真人最早的围猎活动是以同氏族成员为单位,后来在氏族围猎组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猛安谋克的军事组织。《金史·国语解》:“阿里喜,围猎也。”猛安谋克的副兵称阿里喜,说明这种组织确与围猎活动有关。


  建国前后的猛安谋克,初无定数,至金太祖收国二年规定,“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②。这时的猛安谋克组织实际上已经具有军政合一的性质,其下领有固定数量的人户。但作为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组织,1谋克所指挥的披甲正兵约在百名左右,故称谋克官为“百夫长”。10谋克为1猛安,则1猛安的战士为千名左右,因称1猛安的军事指挥官为“千夫长”。谋克,在宋人的记载中或称“毛毛克”③。副谋克官称蒲里衍,又称蒲辇,宋人称为“葫芦眼”④。

  金初女真人皆编入猛安谋克组织之中,随着反辽战争的节节胜利,“继而诸部来降,率用猛安、谋克之名以授其首领而部伍其人”⑤。及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破高永昌,占领辽东京之地,也用猛安、谋克制度去组编辽东地区的汉人和渤海人。“(收国二年)五月,斡鲁等败永昌,挞不也擒永昌以献,戮之于军。东京州县及南路系辽籍女直皆降。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⑥。这里所说的南路系辽籍女真,是指分布在今辽东半岛碧流河流域的曷苏馆女真和鸭绿江下游一带的熟女真(即《辽史》上所记的鸭绿江女真),也就是曷苏馆路和婆速府路所辖的猛安谋克户。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辽宁  猛安谋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