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人物

皇太极为啥重用汉人

时间:2013/12/17 12:30:12   作者:韩春艳 胡琛若   来源:《辽沈晚报》   评论:0
内容摘要:皇太极先后扳倒了实力雄厚的两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最后迫使大贝勒代善主动请求废除三大贝勒与皇太极并坐议政制度。那么,皇太极是拿什么与满洲军功集团抗衡的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汉人。人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边是靠不住的亲兄弟,一边是与之对抗的汉人朝廷——大明,皇太极干嘛偏...
  皇太极先后扳倒了实力雄厚的两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最后迫使大贝勒代善主动请求废除三大贝勒与皇太极并坐议政制度。那么,皇太极是拿什么与满洲军功集团抗衡的呢?历史给出的答案是——汉人。人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边是靠不住的亲兄弟,一边是与之对抗的汉人朝廷——大明,皇太极干嘛偏偏挑中表面上看比兄弟还靠不住的汉人做帮手呢?这要从汉人最吸引皇太极的一个东西说起。

士为知己者死

  汉人这个最吸引皇太极的东西就是——“士”。“士”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士大夫,正是知识分子和官僚两者的胶着体。关于“士”的理论标准,孔子给出这样的定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这就是说,光有知识的人不是士,只有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才能称为士。比如一直被当作“士”之楷模的荆轲,“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视为一种精神典范。

皇太极为啥重用汉人
皇太极

  对汉文化有深刻体会的皇太极,于是将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士”作为他的选择:通过扶植以文馆诸人为代表的儒臣势力以抑制骄横的军功集团,从而削弱满洲贵族军功集团对其统治的威胁。

  皇太极继位之初,来自下层的是汉民的激烈反抗,来自上层的是各大贝勒拥兵自重,无视汗权,汗权虚设。皇太极为父汗烧头七大祭,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未参加,用现在的话说,当时就给了皇太极一个难看。皇太极每次正式上朝时,都要先叩拜三大贝勒,然后才能坐到汗位上去。

  三位大贝勒与皇太极分庭抗礼,对汗权形成威胁。皇太极要想将父汗的大业发扬光大,要想实现统一东北,直至入主中原的理想,就必须解决汗权虚设的问题。怎么办呢?皇太极不愧是皇太极,他要让以三大贝勒为首的满洲贵族军功集团最终淹没在广大人民群众忠君思想的汪洋大海之中。

  皇太极看上的实际正是汉人的忠君思想,他利用汉人悄悄地进行了一场思想革命。


标签:皇太极 重用 汉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