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董万仑:华夷、华夏、汉人在东方(3)

2013-12-28 20:55 《北方文物》 董万仑 2948
本文是《2fl世纪东方史学的回顾与反思》丛书系列论文之一。作者对过去东方史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学术成就斐然,但尚存在不少问题:忽视了汉人及其先世的地位,却无限夸大秽与貊的地位,对肃慎研究不超越国界,对建州女真研究,不涉及跟朝鲜关系。


  干志耿、李殿福、陈连开等又有另说。他们提出,红山文化所处的时代,大概是古代传说中的东夷帝喾(音库)与简狄相婚配的时代。


  这些考证与破译,尽管不一定全部可信,但却表明学者们对古代的看法,已由“信古”、“疑古”进入“解古”的阶段了。


  3.小朱山文化是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地方性变体”


  辽东半岛文化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有的属于前仰韶文化系统,有的含有山东大汶口文化因素,有的是山东龙山文化“地方性变体。


  小朱山下层文化,含有“前仰韶文化”因素,其典型特征的“之”字纹陶,属于“前仰韶文化”系统。考古学家认为,“之”字纹陶图案,最早出现在河北磁山文化和河南裴李岗文化。辽东半岛“之”字纹陶图案,是在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影响下而发展起来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前身,称前仰韶文化。这说明,辽东半岛在BC5000多年,就接受了中原文化的辐射。


  小朱山中层文化,含有浓厚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因素,其典型特征的器物,如实足鬶、盆形鼎、红地黑彩彩陶等,都跟大汶口文化、胶东文化一致。


  小朱山上层文化,同山东龙山文化更为密切,安志敏认为是龙山文化的“地方性变体”,其典型特徽的器物,如袋足鬹、盆形鼎、蛋壳黑陶杯等,都跟龙山文化一致。


  4.“三皇五帝”在小朱山文化中的影子


  小朱山文化能否从“三皇五帝”传说中寻觅到一点踪迹,这是学术界颇为关注的课题。严文明认为,山东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属于东夷人文化,这个文化可能与传说的太昊氏、少昊氏文化有联系。这个推测给了我们以启发。以此思路分析,辽东半岛小朱山文化正处于这个时代,其文化内涵又与这些文化有联系,因此该地居民可能与两昊氏北支集团有关联。


  董立章进一步明确提出,小朱山下层与新乐下层文化是伏羲(太昊)女娲文化与华胥文化融合北上进人燕辽地区,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而形成。他认为华晋集团核心在河南,其考古文化为裴李岗一磁山文化。伏羲(太昊)集团核心在苏北,其考古文化属于山东滕县北辛文化。后来伏羲(太昊)集团消灭华胥集团,裴李岗一磁山文化遂融合到北辛文化里。伏羲(太昊)集团向北发展进人华北、燕辽。BC5500年的北京上宅文化、辽宁新乐文化下层、小朱山下层文化之上限,即是“华胥文化、伏羲女娲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之融合”。


  这几种说法,可信度有多大尚难以言说,但它对我们进一步“解古”,却提供了一些线索。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华夷  华夏  汉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