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建州女真迁徙新证(5)
2014-02-16 22:35 抚顺七千年 董万崙
6106
建州女真火儿阿部(胡里改、忽儿海)和斡朵里部(斡都里、吾都里)原居在牡丹江口,后来在明洪武年间,分别在其首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的率领下迁走了。对建州女真从牡丹江口迁出后,是否涉居到回波江(辉发河),史学界是有争论的。
(四)正统二年李满住从婆猪江重返开原附近的故居凤州,《李朝实录》在记载此事时,对开原的写法不一。世宗二十年八月庚申条写作“开原”,世祖八年十二月丁亥条写作“开元辽东近地”。
(五)李满住“重返故居凤州”后,猛哥帖木儿弟凡察在赴京途中到达凤州,并在开原见到李满住的从兄弟撒满答失里(猛哥不花子,西毛怜卫都督佥事)。该实录在记载这件事时,对开原的写法也不一。世宗二十年五月丁未条写作“开阳”,二十一年三月甲寅条写作“开原”。
我们结合本文前部分去分析,就会更加明确,所谓开元、开阳、巨阳,实指一地,即凤州毗邻的辽东的开原。
关于“巨阳城”,一些同志又特别征引朝鲜史籍,用来证明此地即“东开原”,为阿哈出与猛哥帖木儿所居。其实我们只要査看一下《增订东国舆地胜览》就会明白,朝鲜史籍记载的“巨阳城”,到了明初早已成为废墟。该书庆源都护府“古迹”条云:
“巨阳城:巨一作开。县城(按,即清之斐优城,今珲春县三家子乡高力城屯)北九十里山上,有古石城,名曰:于罗孙站。其北三十里有虚乙孙站,其北六十里有留善站,其东北七十里有土城古基,即巨阳城。内有两石柱,古悬钟处,高三尺,圆径四尺有奇。尝有庆源人庾诚者,至其城,碎其钟,用九马驮来,才十分之一,从者三十余人皆死。其遺铁置草中,人不敢取之。世传,城乃高丽尹璀所筑,西距先春岭六十里许。”
该书初为卢思慎所撰,成书于明成化十八年,当时“巨阳城”是作为“古迹”而写入书中的。这说明,“巨阳城”在明初就已为废城。
再者,明初绥芬河流域,根据《李朝实录》的记载,为嫌真兀狄哈、尼麻车兀狄哈、南纳兀狄哈等野人女真分布区。这些部族对外征战掳掠相当残暴,朝鲜的“东北面”以及豆满江流域的骨看兀狄哈、兀良哈和斡朵里部都常遭受其害。猛哥帖木儿最初由珲春河流域迁入朝鲜境内阿木河,就是因为居地临近嫌真兀狄哈,屡受其侵扰。大量事实证明这个地区根本不会有建州女真的落脚地。
至于“凤州即开元”之说,更是属于误猜。《李朝实录》并没有说“凤州即开元”,然而却有凤州毗近开原的明确记载。
永乐九年猛哥帖木儿徙于阿哈出所居的凤州,住在余下地方,管下人“来往巨阳城(按,即开原城)之日,交易唐人……使唤。”[22]这说明凤州并非开原。
正统二年李满住率部族由婆猪江“移居幵元辽东近地”的凤州,管下人“往来开原买卖觅粮”[23]。这也说明凤州并非开原。
辽东开原为三万卫治所所在地,住有大批汉人和女真人。永乐二十年千户杨木答兀发动叛乱,攻陷开原城,掳掠汉人和女真人“男女军丁”数千余口,越二年跟随猛哥帖木儿东逃。如果“凤州即开原”,那么杨木答兀攻打开原城,就是进攻建州女真。然而事实证明,猛哥帖木儿并没有与杨木答兀在开原发生征战,其部众也未被掳掠,他们是伴同到达阿木河的。
这些资料充分说明,风州毗近辽东的开原,凤州和开原二者并非一地,凤州的方位在回波江上游。建州部众非居凤州一地,他们散居在凤州去往开原一带。由手毗近开原,常此往来,以土物换取粮物,或者“将牛马衣服买得人物使唤”,或者为寇,掳掠汉人为奴。这些地方过去属于辽东开原所辖,所以《李朝实录》一云“徙于开元路”,次云“徙于凤州”,再云“凤州即开元金于虚出所居”,实际是“徙于开元路凤州”。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十五世纪朝鲜王朝与明皇朝对建州女真部的争夺
- 下一篇: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兄弟阋墙
相关文章
-
10-01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
-
09-25明代女真社会的商人群体
-
09-08略谈建州与建州女真的兴起
-
08-06岌岌可危的明代烽火台遗存(全景)
-
01-28明代在辽宁实行军管 鼓励军事屯田
-
01-02明末辽东“弃地”案考实
-
12-28明代中期对建州女真的五次种族灭绝性屠杀
-
11-30吴晗先生谈建州女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