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古代抚顺

蜚声中外的箕子东迁建国

时间:2014/3/7 19:27:04   作者:黄斌 黄瑞   来源:《走进东北古国》   评论:0
内容摘要:箕子本名胥余,子姓,是商朝末年的王族,有人认为他是纣王的诸父,也有人认为他是纣王的庶兄。箕子官居太师之职,是商朝末期著名的大臣之一。孔子在《论语》中把他与微子、比干并列,称为“三仁”。箕子在商朝王畿内有自己的封地,史称箕国。

  编者提示:关于“箕子东迁”线路问题,国内外的学者说法不同,至今无定论。大体上有三种说法:其一,从山东登州一带下海,直奔朝鲜半岛;其二,从陆路(经抚顺)到了辽东,并在这里跑马占荒,开始“驻耕”起来;其三,到了“孤竹”(今辽西喀左一带),在这里建立“侯国”,最后死在孤竹,他的后人才去了朝鲜半岛。本文作者显然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可作为参考。


  商人起源于北方,在东北附近封有若干个诸侯国,直到商朝灭亡,其在东北都拥有较强的影响力。箕子在商朝灭亡前率众迁入东北地区并建立的箕侯国,使东北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箕子本名胥余,子姓,是商朝末年的王族,有人认为他是纣王的诸父,也有人认为他是纣王的庶兄。箕子官居太师之职,是商朝末期著名的大臣之一。孔子在《论语》中把他与微子、比干并列,称为“三仁”。箕子在商朝王畿内有自己的封地,史称箕国。

  商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当时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已预感到商王朝灭亡的形势,纷纷寻找解决办法和自己的出路。


箕子出走图
箕子出走图


  纣王的亲叔父、被称为圣人的比干,径直面见纣王,痛陈其不行仁义和百姓哀怨的现状,说明了西方周国国都东迁,观兵孟津,约会诸侯的狼子野心。可是,忠言逆耳,纣王反说比干蛊惑人心,以要看比干心脏是否长着七个心眼为由,剖腹挖心,将比干杀害。

  纣王的哥哥微子见比干被杀,瞅个机会逃出朝歌谋生去了。

  箕子看到纣王无道和商朝的灭亡无可挽救,便佯装颠疯,整天在街头鼓琴悲歌。纣王见箕子如此,便将其囚禁起来。箕子想,与其被囚坐等国灭家亡,还不如率众出走以保全商人社稷以延殷祀。于是,他避过纣王的耳目,率所部向北方迁徙。

  向北方迁徙,是箕子唯一的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当时商人的西方是磨刀霍霍的周人,周人在东南各地也建立了据点。在东方,商正与东夷人进行大规模战争。箕子北上,回到了商人起源之地,那里还有商朝的令支国、孤竹国等封国,有利于保全殷人之祀。



标签:箕子东迁 箕子朝鲜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