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馆现藏一批从“后金”天聪时期到“清”崇德时期的信牌。这批信牌,就牌面文字而言,可分为三种:一是蒙文“聪明汗之诏”信牌;一是满、蒙、汉三体文字的“皇帝之宝”信牌;一是满、蒙、汉三体文字的“宽温仁圣皇帝信牌”。其中,除“宽温仁圣皇帝信牌”颁于淸太宗皇太极改“后金”为“淸”之后而外,其余两种信牌的名称、年代和用途,说法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是“清太宗”时期作为证件和文件的;有人则认为:“一是‘信牌’,一是‘印牌’。‘信牌’是清太宗时期的,‘印牌’是清太祖时期的。”并提出“信牌多用于军事上”,而“印牌”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委派汉、蒙降官和作为出入后金辖境的执照”。本文也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
在这墨书蒙文诏文上,钤有老满文御玺的印文,汉译为“天命大金国汗(或译为皇帝〉之印(图二)。从牌的正面阴刻文字和牌的背面墨写诏文,以及诏文上钤盖的御玺印文中,可以看出这种信牌,既是传谕后金最高统治者--汗诏令的工具,也是后金官员钦奉出使各地办事,取得役马、口粮和住宿的信凭物。后金的这种佩牌、验牌制度和历代驿传的佩牌、验牌制度有些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后金未设驿站,派出为国家办事的官员所需要的役马、食宿,要由八旗下设的甲喇安排罢了。
图一蒙文“聪明汗之诏”信牌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