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四十多年前的“八三工程”
编者:“八三工程”是当时国家一项重点工程,抚顺这方面的资料了解不多。本文根据中国石油报、萧全夫将军回忆录,以及当年建设者的回忆文章整理而成。希望抚顺参与过这项工程的老同志、了解情况的朋友能提供相关信息资料。——卢然
197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建设东北输油管道的通知》。8月3日,东北输油管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沈阳召开第一次会议,将这项工程定名为“八三”管道工程,并成立“八三”管道工程领导小组。1971年10月,中国第一条长输管道建成投产,年设计输油量2000万吨,相当于40多万节火车皮、1万多列车次的运输能力,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八三工程”建设背景
建设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原油的管道,这在中国是第一次,由此拉开了中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序幕。
“八三工程”会战工地
“八三工程”会战工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铁路运输状况非常不好。当时,大庆的原油外运只依靠火车拉运,由于是单线,运力受到制约,每天只能运出3至5列车原油,大约8000吨左右。不仅贮油罐爆满,而且造成几百口油井无法正常生产。因此,大庆油田被迫实行“以运定产”的方针,严重地限制和影响了大庆油田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在大连压港等候装油的中外油轮却日益增多,在抚顺有3个大型的炼油厂因缺油炼制而陷入停工状态。全国各地许多厂矿单位,因为缺少燃料油造成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告急的电话和电报纷纷传向北京的燃料化工部、铁道部、交通部、电力部和机械工业部等。
1970年7月,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同余秋里、康世恩商议,决定提前动用大庆油田的后备资源,并决定集中资金修建大庆原油的外输管道。1970年8月3日,东北管道建设领导小组开会正式筹备,命名为东北“八三工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博山邀兔崖事件尘封多年的秘密
- 下一篇:康庆山:清明故里祭祖话西天
相关文章
-
04-20“红伤先生”——迟永清
-
04-20努尔哈赤时期萨满堂子文化研究
-
04-19抚顺康氏东洲支系兰山坟迁葬纪事
-
04-19康庆山:关于抚顺康姓来源分析
-
04-19康庆山:清明故里祭祖话西天
-
04-09清明节肇氏家族给龙锡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