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陈鹏:满​洲​名​称​述​考(3)

2014-04-30 07:28 《民族研究》2011 年第 3 期 陈鹏 4377
“满洲”名称述考作者:陈鹏《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有清一代,满族曾有“珠申”、“诸申”、“满洲”、“旗族”诸种称谓,部落、族名、国号混称。清初的隐讳不载和史料阙失,给后世学者研究“满洲”名称问题造成了极大困难。国内外学者对“满洲”名称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观点不下十几种,至今尚无定论。笔者综述前人研...


  (二)来自音转诸说


  4、肃慎说:肃慎一作息慎,又作稷慎。《满洲源流考》载:“宋刘忠恕称金之姓为朱里真。夫北音读肃为须,须朱同韵,里真二字合呼之音近慎,盖即肃慎之转音,而不知者遂以为姓。国初旧称所属日珠申,亦即肃慎转音,汉人不知原委,遂歧而二之,犹之或为稷慎,或为息慎,其实一也。”同书又载:“《大金国志》金国本名珠里真,(谨案:本朝旧称满珠,所属日珠申,与珠里直音相近,但微有缓急之异,实皆肃慎之转音也。)后讹为女真。或日虑真,肃慎氏之后,渤海之别族也。”同一皇帝在同一书中对满洲名称由来竟同时提出二说,自相矛盾。由于出自皇帝所为,当时人们也不便考究讹谬。此后有清一代,官书私记对满洲名称皆讳莫如深。


  5、靺鞨说:王锺翰先生力主此说,他认为:“满洲一名当由靺鞨而来:一则满洲(Manchu-Manju-Manjei)即与靺鞨拼音相一致,换言之,‘满洲’与‘靺鞨’本为一字。……二则新兴之满族,本为女真人之一支……清天聪九年(1635)十月改国号为满洲,而不用女真旧称者,以明人对女真人之仇视故也。而满洲本即靺鞨之一音异译,故采用旧称‘靺鞨’改为‘满洲’。”


  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此说似乎有些问题。靺鞨人曾建立过渤海国,在东北影响巨大。直到明末,朝鲜对女真族仍以“靺鞨”称之。世宗在开拓六镇时,咸吉道都节制使金宗瑞仍称“我国北连靺鞨”,即是明证,但这毕竟是他称。如果是这样,但又何必将足以引为自豪的“靺鞨”族称,改为“满洲”呢?废女真(诸申)旧称,恢复先人“靺鞨”族称,不是更能赢得同情与支持吗?故而,不能将“满洲”与“”简单地等同视之。建州女真也未见自称“靺鞨”的记载,这其中的关系和道理,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6、勿吉靺鞨说:“勿吉”音转变“靺鞨”,又转为“满洲”。故“靺鞨”读作mo-hsich,转为“满殊”(man-ju),再转而为“满洲”也。市村瓒次郎亦持此说。


  7、“满节”说:宋人邢爵《论语注疏》中九夷之名,四日满节。满节音读Man-Chieh,转为满珠,再转为满洲。


  8、珠申说:即珠申一满珠一满洲说,王昊、张甫白先生持此说,认为:“由珠申改满珠(震东)再改为满洲……这恐怕是满洲名称之由来与形成的真谛。”


  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满洲之名称考略》对珠申音转说进行了批驳:“满洲之称,更非乾隆朝之所能解释也(珠申转音,其说强解,不能自完)。珠申爱新与女真及金,大概皆属音转之异。满珠为曼殊,其意另详。二者有别,无若何之连带关系也。”


  (三)来源于地名诸说


  9、蔓遮说:台湾学者黄彰健认为“‘满洲’,朝鲜音读为‘万朱’,即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中的‘蔓遮’”。“蔓遮二字当系建州卫之胡名。……故胡人称建州卫为蔓遮……而奴酋治所,中国人及朝鲜人遂称之为建州,而女真人则从其旧称,仍称之为蔓遮,蔓遮音转为万朱。”黄先生认为蔓遮为建州卫驻地,因以其地作为族名。孙文良先生也主张此说,他认为蔓遮演变为满洲的可能性极大。“蔓遮之地,相当于今吉林省集安县境。这里成为女真诸部的故乡,就是在明代建州女真南迁之时。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满洲为明代女真的部落名称,起源于他们居地蔓遮山、川,长期在民间流传,至努尔哈赤时见诸满文,朝鲜人发音蔓遮,皇太极时写成汉文满洲。”孙先生“初步认定满洲与蔓遮可能就是一个名称。二者在朝鲜人的发音大约是相同的。因此我个人得到的结论是:满洲由地名而变为部落名,又被皇太极推而广之,定为十七世纪初年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专用名称”。主要根据是朝鲜人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中所记的蔓遮岭(今集安西老岭山脉大板岭,一说新开岭)、蔓遮川(今集安西浑江支流新开河)、蔓遮洞等出现的“蔓遮”一词。笔者认为此说是当时朝鲜人的看法,略嫌牵强,不足为据,努尔哈赤自有驻地(费阿拉城),也不驻蔓遮,不可能用被征服部落的驻地作为族名和国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洲​  名​称  ​述​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