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百姓雷锋【2011年度(第六届)】
01、五律 赞百姓雷锋郎毅军
为助贫家子,捐资十五年。
无偿输碧血,有力救危悬。
除夕追逃匪,超时守责田。
青春无悔愧,奉献永争先。
郎毅军是抚顺市公安局户政处身份证科科长。他以雷锋为榜样,助人为乐,舍己为人,15年捐资助学,捐款累计达上万元,用爱心托起家境贫寒的学生的希望。他11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600毫升,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全身总血量,用爱心托起受助者的生命之舟。他曾在除夕之夜勇追持刀劫匪,自己受了伤,却保护了群众的安全。
02、五律 赞百姓雷锋罗纯仁
弘扬主旋律,最擅用歌声。
高亢军民曲,轻松鱼水情。
城乡留足迹,赛事享光荣。
引领新风尚,品牌铸艺精。
罗纯仁是抚顺市雷锋艺术团的团长。也是用歌声传承雷锋精神的志愿者。几年来,他和他的艺术团以弘扬主旋律、弘扬雷锋精神、繁荣群众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引领社会风尚为己任,公益活动的足迹遍布抚顺市社区、企业、乡村、军营、敬老院,演出400余场,观众有200万人次之多。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03、五律 赞百姓雷锋佟春玲
有爱心中驻,常怀四季春。
怜孤行义诊,助寡每关询。
书读民工子,衣穿特困人。
拳拳施善举,何必问原因。
佟春玲(女)是抚顺市“心中有爱”工作站站长,这个工作站由600多名学雷锋志愿者组成。多年来,佟春玲用自己所学的医疗技术常年为孤寡独居老人和生活困难义诊;她资助20多名农民工子女和贫困、特困家庭孩子读书。正是由于她扶贫济困,乐善不疲,才有了更多的爱心汇聚,让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温暖。
04、五律 赞百姓雷锋薛连喜
仁爱施黎庶,杏林德业馨。
巡床亲慰藉,待患细叮咛。
正气回天剂,良心入药经。
春风能润物,上善本无形。
薛连喜是抚顺市中医院循环内科主任。在工作中,他以仁爱之心、精湛的医术、敬业奉献树立起德业双馨的形象,诠释着大医精诚的内涵。对待患者,薛连喜一视同仁,极端负责,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一身正气、一腔热忱、一份执着,他以良心入药,成为白求恩式的好大夫。
05、五律 赞百姓雷锋王淑环
山村生孝女,主事大家庭。
吃喝三餐美,医疗百病宁。
十年双鬓雪,一日五更星。
奉献无虚度,松柏老更青。
王淑环(女)是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四平乡敬老院院长。多年来,她用孝心、善心和责任心,组建了一个超越血缘关系的大家庭。她与大家庭的成员间,结下的更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她把老人们当做自己的亲爹亲娘,为他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跑医院看病、拉家常暖心。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老人们的幸福晚年里。
06、五律 赞百姓雷锋张平
辛勤育桃李,卅载满园芳。
德育兼情育,心帮带物帮。
养成相促进,教学共争强。
大厦需材栋,征途路正长。
张平(女)是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校长。她把教书育人同以雷锋精神育人有效结合起来,辛勤耕耘,努力开拓,用一颗心照亮孩子的心田,用一腔情,为教育园地播下爱的雨露。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她提出了“五四三二一”活动和“赤橙黄绿蓝”五色教育法,将雷锋精神的精髓与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她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重返校园,为他们点燃人生的希望。
07、五律 赞百姓雷锋李成让
铺就高山路,艰辛化坦途。
微风挑石土,烈日拓荒芜。
古塔齐身影,青松伴乐符。
稀龄凭意志,余热享誉殊。
李成让是抚顺市顺城区高山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他年届花甲时,就不吝余热,以自己绵薄之力修路不止,在人们经常锻炼身体的高尔山麓,铺就通往城市最高峰顶的500多级台阶。在他古稀之年,他又不辞劳苦,把绿色播撒到城市“最远的天边”。在为别人造福的同时,也享受了无私奉献所带来的幸福。
08、五律 赞百姓雷锋刘春泉
年幼亲慈丧,街坊哺育深。
报恩回社会,见义助乡邻。
济困捐多款,扶学舍重金。
春泉源不尽,化爱润山村。
刘春泉是清原满族自治县敖家堡乡大东沟铁矿副矿长。他幼年丧母,父亲带着他们姊妹6人艰难度日,左邻右舍没少给他家帮助。感恩是他回馈社会的精神动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修桥筑路,他从来都毫不吝啬。他发起“春泉爱心团队”,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善举感动了每一位乡亲,如清泉流淌,润泽桑梓。
09、五律 赞百姓雷锋张光付
参军当武警,奉献力无穷。
报国情高远,爱民心永红。
农场收菜乐,火海顶烟冲。
发愤行宗旨,军营屡建功。
张光付是武警抚顺支队一中队的班长。他发扬雷锋精神,走雷锋之路,是一颗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的螺丝钉。从全训单位到生产单位,他是训练场上的好士兵,是菜园里的好劳动力。他自掏腰包救助驻地附近的困难户农民申家福和霍树林。他在家休假时曾冲进火海救火,并勇救一名落水儿童。
10、五律 赞百姓雷锋刘启超
芝麻官不小,致富有高招。
汗为乡亲洒,钱倾学子掏。
村通清泉畅,街映路灯高。
胆识赢声誉,小康看启超。
刘启超是抚顺县汤图乡百花村村主任。芝麻官虽小,责任却不小。他舍小家为大家,带领乡亲致富,全村村民收入节节攀高。他扶贫济困,帮助残疾人走上富裕道路;他捐资助学,使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还想方设法发展集体公益,为村里安装路灯,为村民家通自来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富裕村、幸福村。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