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历史

东北历史

范恩实:第一玄菟郡辖区侧证(2)

2014-07-17 20:15 《北方论丛》2011年第1期 范恩实 2343
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朝鲜,设四郡,其中玄莵郡即史家所称第一玄莵郡。由于处在华夏与东北边疆族群的边缘地带,因此,该郡屡有兴废迁徙,加之早期史料十分匮乏,且常常彼此抵牾,有关第一玄菟郡辖区的问题迄无定论。对比诸家观点,“沃沮”说与现有史料最少冲突,但以往论述尚显简单,证据亦不充分;而如果从边郡设立、管理及运转诸端加以考虑,则无疑会大大增加该说的合理性。


  3  《汉书·武帝纪》:“元封三年夏,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


  4  《汉书·地理志下》:“(玄菟郡)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开”;“玄菟、乐浪,武帝时置,皆朝鲜、濊貊、句丽蛮夷”。


  5  《三国志·东沃沮传》:“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


  6  《后汉书·东沃沮传》:“武帝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于高句丽西北,更以沃沮为县,属乐浪东部都尉。”


  7  《后汉书·高句丽传》:“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


  观点3之李丙焘说否定了史料5及6,而其论据主要是从昭帝时内迁的玄菟郡郡治名为“高句丽”,推测最初的玄菟郡治必定也称“高句丽”,进而又把后一个高句丽比定在西汉末高句丽国之都城——国内、丸都。第一玄菟郡治为“高句丽”并无坚实理据,由此否定《三国志》、《后汉书》的记载,显然不能令人信服。而且,根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一》的记载,高句丽国的统治核心最初是在卒本,即今辽宁桓仁的五女山城,到琉璃明王二十二年(3)才迁都国内,因此,李说殊难成立。李说以外诸说,争论的核心在于史料1,而其焦点则在“秽貊”一词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秽貊”当点断,即包括秽①与貊两部族。从文献记载上看,《后汉书·高句丽传》载:“句丽一名貊耳,有别种,依小水为居,因名曰小水貊。”则貊指高句丽及其同种小水貊等部族。史书中被称作秽的部族,范围广大,《三国志·秽传》载:“自领以东七县,都尉主之,皆以为民。”岭东七县,包括以沃沮地所置夫租县,因此,沃沮也是秽之一部。又据《三国志》卷三十《夫余传》载:“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云云。则夫余也被当做秽人之一。认为史料1中的“秽貊”之“秽”指夫余,是观点4的核心之处。


  现在看来,以夫余当“东拔秽貊”之秽,难以成立。根据林沄先生《说“貊”》一文论述,两汉文献中不曾以“秽(或秽貊)”指夫余[11]。实际上,唐人贾耽在所著《古今郡国志》一书中,已经明确指出:“今新罗北界溟州,盖之古国。前史以扶余为濊地,盖误。”[12](卷三五,《地理二》)董万仑也已详细考论:“汉代古籍记载的秽人,都分布在朝鲜半岛东部与东北部”[14],笔者不再赘言。要之,则首藤氏之说(观点4)当可休矣与观点4不同,观点1和2均认为“秽貊”不包括夫余,两者区别在于:主前说者认为“秽貊”指秽与貊两族,两族均属玄菟郡管辖;主后说者则反对据“秽貊”一词推论貊人属玄菟郡,但具体解说又有不同。池内宏文据《后汉书·濊传》:“自单单大领已东,沃沮貊悉属乐浪。”从地理位置上看,“单单大领(岭)”(今朝鲜狼林山脉)以东正是秽人的生活区域,貊人则不在这里,因此认为“秽貊”即秽,不能点断。但仅举《后汉书·濊传》一例,显然不足以说明其他史料中的“秽貊”均不能点断。白鸟库吉文认为,“秽貊”当点断,但同时认为,《三国志》、《后汉书》的记载很明确:“以沃沮地为玄菟郡”,无需讨论,貊地置真番郡。


  然而,从学界的长期争论看,真番郡在乐浪郡之南的观点更为可信[10],因此,白鸟氏的论述也存在漏洞。前引刘子敏文则未辩论“秽貊”的问题,转而从汉与朝鲜疆界的角度分析。他据《史记·朝鲜列传》“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氵贝水为界”之记载,认为朝鲜势力不曾越过氵贝水(今朝鲜清川江),而汉武帝灭朝鲜,设四郡,都应在朝鲜故地上,因此,清川江以北的高句丽地域(貊地)不会成为玄菟郡的一部分[8](p  170)。但是,从目前学界认定的“辽东故塞”(燕、秦、汉长城东北段)的走向看,鸭绿江以北,从宽甸下露河,经太平哨等地,转向西北去,进入本溪辖区的桓仁,再进入抚顺辖区的新宾、清源,表明高句丽地域(今吉林通化地区)还是在长城外[15]。刘说理据亦不坚实②。


  这样看来,要权衡观点1与2,“秽貊”一词是否应当点断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据前引林沄《说“貊”》一文,汉代文献中出现秽貊连举的现象,并举出《史记》、《汉书》之中的七条记载,认为:“以上各例中的‘秽貊’,其实都可以点读为‘秽、貊’,秽可以理解为夫余以外的秽人,貊可理解为高句丽或其别种。”然而,应该看到,其所举七条记载,除《汉书·王莽传》外,都是“秽貊、朝鲜”连称,指汉之东北边疆外蛮族,然则可以断定其为太史公首书,而班固袭之者。现在的问题是,若将这里的“秽貊”点断,“秽”指半岛之秽人,固无它异议,但“貊”字却难以理解了。因为在《史记》中,并无单独使用以指称高句丽等分布于今浑江、鸭绿江流域诸部族的“貊”;能见到的或为“蛮貊”,或为“胡貉”,林文认为,前者为泛指一切非华夏族,后者则指胡而言,中间不能点断。不独《史记》如此,根据林文讨论,在先秦文献中也从不曾把今浑江、鸭绿江流域诸部族称作“貊”。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第一  玄菟郡  辖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