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抚顺

文化抚顺

亲近濒临衰落的满族文化

2014-10-05 19:47 《中国民族报》 马岩 孙璐 4526
“从满族入关那天起,单纯的满族文化注定走向衰落。不汉化,满族文化作为白山黑水孕育的畜牧文化无法统辖中华大地,但汉化至今纯粹的满族文化还剩多少呢?”在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从事了30多年基层文化工作的杨生权对满族文化的命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带着相似的疑问,也是出于对当代媒介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承现状与问题的专业兴...

亲近濒临衰落的满族文化 图1
资料图

  “从满族入关那天起,单纯的满族文化注定走向衰落。不汉化,满族文化作为白山黑水孕育的畜牧文化无法统辖中华大地,但汉化至今纯粹的满族文化还剩多少呢?”在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从事了30多年基层文化工作的杨生权对满族文化的命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带着相似的疑问,也是出于对当代媒介环境下满族文化传承现状与问题的专业兴趣,中央民族大学传播学专业师生一行6人深入辽宁省新宾县的几个村镇,进行了为期2周的实地调研。调研经历更是引发了一些关于满族文化传承的新的思考。


  满族风情最是这边“独好”

  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山区,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后金政权,是清王朝发祥之地,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满族自治县,满族人口占80%以上。全县境内已调查发现历史文化遗迹315处。其中,清永陵为世界文化遗产;赫图阿拉城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费阿拉城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一个根植于满族传统且有遗迹留存的县域如今并不多见。

  新宾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是如今为数不多以实物展示的形式传承满族历史文化的文化单位。调研组成员在走访中了解到,1999年修复满族风情园时,经过专家论证之后,省里也提供了资金支持。修复之后的赫图阿拉城也成为当地百姓了解前清满族历史、文化、民俗的重要来源。上至七十高龄的老娪,下至几岁的孩童,基本都到过这个文化风情园,也能大概讲讲老罕王努尔哈赤的传奇故事,满族的“三大怪”和那口神奇的罕王井。“500米满族文化长廊的内容都是我翻阅了许多满文古籍一一核对出来的,这种文化长廊故事展的形式在今天的各文化馆中也不多见。”满学专家李荣发教授如是说。

  县域内完整保存着一处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冰窖、果楼等部分组成,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建筑特色和满族艺术风格,号称清朝“关东第一陵”,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年的皇室祭祖表演都是当地百姓见识满族皇家祭祀礼仪的大好时机。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亲近  濒临  衰落  满族  文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