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旧事(三)(2)
2014-11-16 03:04 抚顺7000 王维俊
6721
员工街的房子特别让人羡慕,但没办法。一是原来早来的劳工勉强糊口,交不起房钱;二是后来的工人几乎全是外省来的逃荒的人,只能住便宜的简陋的矿工房。那里的条件可以用“恶劣'两个字来定位。那里没有煤气、没有暖气、没有自来水、没有家用的厕所。一个门四户,人们叫”对屁股“房。你想想四户一个厨...
对了,还有一个老粮站(现在变成了天主教堂)还在。小时候的印象全部模糊了。我们玩的地方,捉蟋蟀的地方,踢足球的地方,谈恋爱的地方都找不到了。不得不叹变化之大。但同时又感到有些遗憾,日式的老建筑应该适当保留一些,好歹也是一段历史,是日本侵华、掠夺我们煤炭资源的见证。一说改,把历史改没了,太可惜!
在我的记忆中,龙凤最热闹的地方要数矿前和东窑地。矿前应该排在第一位。解放后矿前成了龙凤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从矿大门向南,道路两边尽是五行八作各种小摊和服务,活动设施。离矿大门不远有“大房子”,也是一个矿工的宿舍,在这里住的小的十八,大的八十,都是一些没家没孽、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腿儿。通长的大铺,一溜摆着诸多行李卷,铺下一溜臭烘烘的各式各样的鞋。墙角一堆酒瓶子,烟味儿、汗味儿、臭鞋、臭袜子味儿,直呛鼻子。倒班的闷头睡觉,闲班的斗牌、喝闷酒。也有三五成群到小酒馆,猜拳行令,吆五喝六,弄得脖粗脸红,酒气熏天。
酒高了以后什么样的都有,有哭的、有笑的,有耍的,有闹的,还有闷头睡大觉的。据老工人讲,解放前每年冬天都有因酒后躺在地上冻死的。大房子后边是矿里的面包房,烤面包的香味儿弥漫整个一条街。再往前有耍把式卖艺的,耍猴的,锣一响人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可一到卖大力丸 的时候全散了。耍猴的最招人,在耍猴人的指挥下,小猴戴个小帽,“人模猴样”的做着各种把戏,表演完小猴端着盘子向观众讨钱,眼巴巴的,很是可怜。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龙凤旧事
- 上一篇:龙凤旧事(四)
- 下一篇:视频:抚顺浑河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