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浪:辽东地名考(2)
2014-11-27 06:15 抚顺七千年 王禹浪
1352
“辽东”地名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作为地名,“辽东”一词最早见于《管子》。根据史料推断,辽东一名至少有2600多年的历史,其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辽水”。其地名由来最初得名于其指代地域“远在九州之东”。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辽东”一词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此外,“辽东”地名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辽水”。“辽东”之名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辽水”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出卫皋东。”据《奉天通志》所考,此“辽水”,即《水经注》之大辽水,是关于辽东山川最早的记录和考证。又据当代《山海经》的著名研究专家袁珂先生的考证,《海内经》四篇成书时间最迟约在汉代初年。[8]因此,“辽水”见于史料的记载要晚于“辽东”近400年的时间,“辽东”一名应当早于“辽水”。所以,把“辽东”释为辽水之东,有以末释本之嫌,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
三、“辽东”地名最初的地域概念
从“辽远”说的角度出发探讨“辽东”地名的含义,可以明确“辽东”得名之初是古人根据方位而确定的一特定的地域范围。虽然这一地域范围不是正规的行政区划,也没有明确的疆界,但在其发展成为行政建置以前的数百年的历史中,却仍然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域范围。据《战国策·燕策》载:“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又《历史地理指掌图·辩辽东》条:“辽东之东,周封箕子于朝鲜,汉置乐浪四郡,高丽在辽东之东千里,晋以后居平壤,世受中国封爵。”另据《盐铁论·伐攻》载:“燕袭走东胡,辟地千里,度辽东而攻朝鲜。”依据上述三宗史料可以大致界定,“辽东”在燕国之东,并东与朝鲜毗邻,即在燕国和朝鲜之间。因此,明确了当时燕国和朝鲜的疆域就可以进一步界定“辽东”最初所指的地域范围。
燕国建立于西周初年,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9]据徐才《宗国都城记》所云:“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因此,燕国建国之初,主要的势力范围应在燕山一带。到周成王时,燕国的势力则发展到了努鲁儿虎山南部地区。在喀左马厂沟出土的“郾(燕)侯盂”便是周成王时期制作的。而据宋吕祖谦《大事记》载:“燕昭王十二季(前300),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因此,在燕“度辽东而攻朝鲜”之前,“辽东”不为燕所有。又根据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考证,西周至春秋时期,滦河以东至辽河一带的沿海地区长期以来是孤竹、令支、山戎、屠何等东北古代少数民族的势力区域。所以,燕据“辽东”之前,燕国东部疆域应大致以努鲁儿虎山和滦河一线为界,而这也大致是“辽东”得名之初的西面界线。但至此仍然有一问题,既然燕国之初不据有辽东,又为何会在《管子》中出现“燕有辽东之煮”一语呢?
其实,这并不矛盾。在齐桓公北伐山戎、孤竹之前,今辽东湾一带的产盐区虽然是当时山戎、孤竹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但这些少数民族并未发展成国家政权,并且东北的古代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多是长期地依附于中原王朝,古代的中原王朝也视其为已臣。如,早在周武王时古老的肃慎族就曾向周朝多次进贡“楛矢石砮”,而周统治者亦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10]便是最好的例证。在燕国建立之初,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扼守北方,“以亲屏周”[11],承担着管理周边原属殷商的孤竹、令支等部的重任。“从出土的一些铜器铭文可知,燕侯经常对孤竹等部首领进行赏赐,彼此间存在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12]至春秋初期,诸侯称雄,燕国地少人稀,实力最为弱小,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周边部族,甚至经常受到山戎、孤竹、令支等部的威胁和侵扰。即使如此,在侵扰与防御之间也总伴随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同时受历史上燕对辽西少数民族长期管辖关系的影响,就不难会有管仲之“燕有辽东之煮”的评说。所以努鲁儿虎山和滦河一线当为“辽东”最初之西界。
“辽东”最初之东界应是与古朝鲜的分水岭,亦即古朝鲜之西界(这里所指的古朝鲜主要是指箕子朝鲜)。在《尚书大传》卷四《周书·洪范》中有这样的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其后《汉书·地理志》中亦有“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等相似的记载。在这些史料中均记录了“箕子走之朝鲜”这一历史事件。因此,“箕子朝鲜”的存在是不容置疑了,但箕子所走之“朝鲜”的地望却并未言明,这也就成为今天关于古朝鲜研究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箕子朝鲜当在辽西,“箕子最初所到的地方在今大凌河流域,即汉之辽西境内”。[13]
另有观点则认为“箕子朝鲜不在辽西,也没有什么‘东迁’辽东问题,箕子朝鲜本在半岛。”[14]“满潘汗是沛水与汉水之合流,即今清川江,燕之长城东端即在此地,为燕之东界,亦是箕子朝鲜的西部疆界。”[15]可以说,后者在史料分析及考古资料的运用方面较前者有所突破,并在对“箕子朝鲜在辽西”说的论据进行一一驳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观点,其观点满潘汗为箕子朝鲜的西部疆界也为我们所赞同,但其结论中仍有两处观点我们认为还有待商榷,一是箕子朝鲜东迁问题。我们认为箕子确有东迁古朝鲜的史实。李德山先生曾在《关于古朝鲜几个问题的研究》[16]中详实地论述过箕子东迁古朝鲜的历史证据、时间和原因,此处不再赘述。二是我们认为满潘汗在燕“度辽东而攻朝鲜”之前并不是燕之东界,确切地说应是“辽东”之东界。这一点,刘子敏在《关于“辽东”的考辨》中亦有考证:“古辽东在秦开拓疆之前,其西部为东胡所占,其东部的居民主要是貊人,……貊人同古朝鲜(良夷,亦即乐浪夷)的界线是清川江,这可从对《山海经》所记貊国的历史中得以证实。综上所述,古辽东的地理范围是:西起燕山、滦河以北,东至清川江一带”。[17]综上,辽东最初的地域范围并不限于辽水之东,其命名亦非以“辽水之东”而得名。
2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徐江伟:黄帝之黄来自阿尔泰游牧文化
- 下一篇:赵广庆:说说抚顺地区的伊斯兰教
相关文章
-
09-27黎虎:孙权对辽东的经略
-
04-06明辽东边墙建置沿革考
-
03-18辽东半岛石棚是墓葬还是祭祀建筑
-
03-02辽东十堡之一——马根单堡
-
02-25女真人在抚顺马市上都买卖些什么货?
-
11-05赵广庆:辽东古道与古邮
-
10-31辽东边墙以内的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