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民族

东北民族

檀君朝鲜与箕子朝鲜历史之塑造与演变(6)

2015-01-24 08:46 抚顺七千年 孙卫国 5405
作为历史的真相,无论是檀君朝鲜还是箕子朝鲜,因为年代的久远、资料的匮乏,都无法真正获得。因为口耳的相传,历代“层累”的堆积,使得韩国古史完全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这样来自现实的需求,就决定了对古史的解释。


  英祖三十二年(1757)三月,京畿、忠清、全罗、咸镜、平安、黄海六道儒生等上书,请于汉城立箕子庙,诸道各建一庙,以为永世崇奉之地。王世子以不可遽然轻议为答。(43) 尽管当时并未采纳这个建议,但是六道儒生合疏请于各道建箕子庙,反映出他们极度尊崇的心态。这样的疏词只能针对箕子,而没有提及过檀君或者其他始祖。万历四十年(1612),箕子庙改称崇仁殿,檀君与东明王庙改称崇灵殿。《箕子志》载箕子庙规制曰:“崇仁殿制度:正殿三架三间,东西行廊各三间,神门三间,东西挟门各一间。参奉处所三间,大门三间,碑阁三间,斋戒厅七间,小门二间。”(44) 是有相当规模的,祭器亦存于殿中。“祀之以君道。”(45)除箕子庙外,另有箕子墓、箕子碑(朝鲜王朝在箕子墓前所立的)、箕子井、井田等等跟箕子有关的遗迹。尹斗寿《箕子志》说:“平壤,箕子之旧都。城之南有井地,区划分明,沟滕正正。千载以下,犹可见其三代之制焉。城之北有兔山,衣冠所藏,松桧蔽天,邦人敬之,至今为瞻依之地。其余谓箕子宫、箕子井、箕子杖,无非故国旧物之可尚者。不独《易》之《明夷》、《书》之《洪范》行于世也。”(46) 可见,除了文献记载外,平壤留存的箕子遗迹相当多。这些遗迹并非朝鲜王朝时期才被“发现”,高丽王朝就已经修建了箕子墓,朝鲜初年开始派专人守护。世宗元年(1419),有大臣上疏建议当立箕子碑,“以显扬功德”,(47) 十年(1429),又有大臣论道:“墓之有碑,以记行迹,非古也,况箕子墓,土人相传耳,更无文籍可考,生于数千载之下,而据土人之传,以为的说,恐非敬谨之道。”(48) 朝鲜对于箕子墓因为是据当地土人传说而定的,并无十足的把握,于是命判右军府事卞季良制箕子庙碑文,盛称箕子之功,以官方的名义正式确认箕子墓。在世祖、成宗年间,都曾对箕子墓大修过。成宗年间,还令平安道观察使李则将箕子墓茔内物像、祠宇、制度上报王室,“箕子墓垣墙、丁字阁等,高低长广,备细尺量,图画上送,垣墙则燔砖改筑,又墙内布砖,丁字阁则整齐改构,以人口几名几日毕役,所入物件,详悉录启。”(49) 从而决定修墓的工役大小。以后英祖年间,又多次修缮过箕子墓。另外,还在全国建了三处箕子影殿,供奉箕子画像。(50)可见,朝鲜王朝凸显箕子朝鲜在朝鲜根基历史上的地位,重视对箕子的祭祀,重视半岛上箕子的遗迹,史书给予箕子相当重要的地位,都显示着他们强烈的箕子崇拜,这种崇拜是他们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

  三、教化之君:箕子对朝鲜半岛教化之功

  朝鲜对箕子的崇拜,无论是强调箕子朝鲜的重要历史地位,还是重视对箕子墓的保护、修缮,对箕子的祭祀、箕田的重视,都是因为朝鲜王朝普遍认同箕子的教化之功,把箕子视作朝鲜实现“由夷变华”的关键人物。朝鲜王朝是明朝的藩国,政治上、经济上对明朝俯首称臣,每年定期派遣使臣前往明朝朝贡,开展朝贡贸易。思想上,皈依儒教文明,信奉程朱理学,在以明朝为中心的东亚中华世界体系之中,箕子朝鲜与箕子崇拜,把朝鲜王朝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而当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东亚中华世界体系中新的主宰时,朝鲜在政治与经济上臣服,文化思想上虽不予认同,但箕子朝鲜又成为他们新的旗号,是他们宣称“小中华”的重要依据。朝鲜把箕子作为“教化之君”,表现在几个方面。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檀君朝鲜  箕子朝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