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抚顺知青

抚顺知青

王维俊:羊草沟的粮食加工厂(3)

2015-05-08 10:07 抚顺七千年 王维俊 1032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八日,开机典礼!那天没放鞭炮,也没敲锣打鼓,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我双手推上了刀闸开关。两台机器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轻快的转动起来,没有一点儿杂音。

 

  真没想到,我结束了羊草沟没电的历史。现在又结束了一个到外村加工粮食的历史。

 

  米面加工厂一开张,就闲不下来,每天都要加工几百斤粮食,老乡们都紧紧地盯着我的双手,仔细的看着每一步操作,别看他们不懂,但有过去外村加工粮食的经历,他们知道的每一个程序。看着我一步一步操作,都没啥毛病,才不在我跟前转悠。

 

  磨面简单,加工米说道很多,弄不好糟践粮食。特别是磨谷子最难,进料多少、怎么出料、出多少都有说道,全凭经验,时间一长,我磨的小米得到了老乡的称赞:“看看这小米磨的溜圆!”还有就是加工苞米碴,需要多大粒度,要分多次进行,才能达到效果。经过慢慢的摸索,我都掌握了要领,什么大碴子,二碴子,三碴子,一直到比小米还细,比面稍粗的小小碴子,我都能磨。两台机器在我的手里特别驯服、听话!

 

  领导表扬,老乡称赞,可我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再安装一台老乡们喜欢的“水磨机”,不是不想安,实在是当时我考虑不周全,没有它的位置。“水磨机”磨出的米好吃。特别是磨我们当地出的“大白高粱”。磨出来的米,整米率高,口感好。是我们下乡青年最爱往家背的好粮食。可惜了!

 

  现在我有两大工作任务,一是维护村里的电线线路:二是为乡亲们加工粮食。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加工厂,接待老乡们来加工粮食。每天除了挣工分,还有几毛钱的加工提成,我可以抽上两头一边粗的烟卷了,不时到锦州还可以来一碗大米饭、一盘溜肥肠,一壶烧酒了。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在老乡的眼里,我简直无所不能。

 

  这个活挺累人,还挺埋汰。里里外外就是我一个,又要看磨米机,又要看磨面机,还要不时地去答兑随时找来请求“修电”的乡亲。每天都是起早趴晚,浑身造的“灰头二摇”地,没有工作服,一身旧衣服,弄得看不清什么颜色,都是灰白色,都是糠,猪走近了都要拱几下子。回到住的地方,脱下来往墙角一扔,第二天还是这一身。那真是黄鼠狼子去赶集——里外就是这身皮。

 

  特别是机器运转时间长了维修量也上来了,不是皮带打滑,就是松了甩带,有时还断带,机器的筛片也时常叫粮食里带的小石子打坏,还要到锦州去买,配电盘有时还烧坏电熔片,小毛小病的都得我一个人处理,队领导对任何人都不放心,包括他们自己,谁都不敢碰一点儿,生怕给整坏了,像眼珠一样盯着。就这样,我一直盯着,一直到我接到回城的通知书。

 

  队领导跟我说:“你小子走了我们太舍手了,没办法,也不能不让你回城啊,你用最短的时间教一个徒弟,好接你的班儿。”

 

  那时候归心似箭,我用一头午的时间教会了一个叫李松林的高中生,把电工三大件交给他,带着他把村里的线路、高低压变电系统认真地查了一遍,把加工厂的设备,配件、维修工具和一些操作规程、以及一些细节讲给小李,第二天就返城了。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

 

  前年,我回去看看,加工厂没了,换了地方,线路还是我布的老样子,线杆换成了水泥杆,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当年的小李子,变成了老李头。他对我说:“王大哥,你也变成了老王头,我们都老了,四十多年了,但大伙还都记得你,你是我们村的第一个电工,还是第一任加工厂的厂长呢!”  2015年5月7日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维俊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知青  王维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