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东北文化
  • 地名考释:沈阳名称的由来

    置顶地名考释:沈阳名称的由来

      沈阳历史上曾名曰候城、沈州、沈阳、盛京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沈州”和“沈阳”都和浑河有关,因为浑河古称沈水。沈水旁的城池故名沈州。又因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沈水北岸的城池取“沈水之阳”之意,故名沈阳。其实关于沈州、沈阳两名称的来... 阅读全文>>
     2023/3/21 8:21:11  评论:0
  • 黄韬:中国绿的故乡——清原

    置顶黄韬:中国绿的故乡——清原

      我写过的一些文章中都誉清原为辽东“绿都”,拜读了赵广庆老师的文章才知道乃井蛙之见。清原岂止是辽东,她是祖国绿之源。在远古,在祖国大地上,湾甸子地区最先显现出绿色,清原是中国绿的故乡。  赵老师在《由“抚顺桦”说开去》中写道:“1984年... 阅读全文>>
     2022/9/22 14:53:08  评论:0
  • 清代长白山地区移民与人参文化探源

    置顶清代长白山地区移民与人参文化探源

      长白山孕育的东北四宝之一的人参被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各民族所珍爱,成为当地居民渔猎采集活动的重要来源。历经清代漫长的移民历程,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满族、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将本民族的感情寄托到人参上,形成了对人参敬畏、崇拜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选题的目... 阅读全文>>
     2020/8/10 14:59:48  评论:0
  • 东北文化历史构成的断层性与共生性

    置顶东北文化历史构成的断层性与共生性

    东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最为重要的是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远古东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与中原文化等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东北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中原文化的辐射形态。 阅读全文>>
     2020/1/1 0:34:00  评论:0
  • 流人遣戍与清代东北儒学的演变

    置顶流人遣戍与清代东北儒学的演变

      儒学作为清代多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因素,历来是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随着清代“边区儒学”研究的兴起,学者开始将这一问题置于清王朝“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资借鉴的观察视角。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清初东北行政体系有别于内地各省,实行... 阅读全文>>
     2019/9/18 21:17:29  评论:0
  • 东北流人方拱乾农事诗研究

    置顶东北流人方拱乾农事诗研究

      方拱乾,字肃之,号坦庵,又号江东髯史、云麓老人,安徽桐城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方拱乾明末时期官少詹事,文名遍播当时。后清朝建立,被起用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讲学士,参与《顺治大训》《内政辑要》等书的编修。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受江南科场案株连... 阅读全文>>
     2019/9/15 21:15:21  评论:0
  • 谈谈清代盛京的“流人文化”

    置顶谈谈清代盛京的“流人文化”

      许多人了解流人或流人文化都源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流放者的土地》,文中提及了清初的流放地盛京以及著名的流人函可。所谓流人,广义是指因罪被流放贬逐之人,在这里尤指那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政治犯”。  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改称“沈阳”为“天眷盛京”,从此古老的沈阳多了一个新... 阅读全文>>
     2019/9/13 21:09:55  评论:0
  •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新闻业的文化环境

    置顶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新闻业的文化环境

      新闻业的产生及衍化,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生态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为新闻活动提供的外环境,也包括思想交融、地域文化、教育普及等为新闻信息交流等构成的内环境。正如施拉姆称:“媒介是一股解放的力量,因为它们能打破距离和孤立的藩篱,把人们从传统社会传送... 阅读全文>>
     2019/9/1 22:28:30  评论:0
  • 对东北民俗流变的几点思考

    置顶对东北民俗流变的几点思考

      历世相沿,群居相染构成了今日之民间风俗,学者赋予其固定的专业学术名词“民俗”。民俗具有地域特征,亦即古人所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是民俗在横向空间上的特征,从时间流纵向角度而言,“移风易俗”是民俗演进的另一特征。  因为民俗是人... 阅读全文>>
     2019/7/22 17:20:15  评论:0
  • 劲爆发现:“活字印刷术”竟然是辽人发明的

    置顶劲爆发现:“活字印刷术”竟然是辽人发明的

      辽代契丹、汉文、西夏文铜活字与字盘。冯永谦 摄  近几年,隶属沈阳市的法库县的辽文化产业做得风生水起。行走法库,处处可见标识鲜明的辽文化痕迹。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法库拟在辽风小镇的文化墙两端和东湖中学的教学楼墙面上镶嵌的“字砖”,居然是以... 阅读全文>>
     2019/7/18 23:10:45  评论:0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