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题:郭秀江专栏
  • 郭秀江:医者印象

    置顶郭秀江:医者印象

        老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病了就免不了同医者打交道。  我在郊区一个村庄里度过的童年,对医者没什么印象,那里距市里的医院远些,也不记得家人有过啥大症状。有点小毛病,多靠吃药解决。记得最清楚的同白衣人的... 阅读全文>>
     2020/3/29 22:10:07  评论:0
  • 郭秀江:信任的难度

    置顶郭秀江:信任的难度

      上一个春节前,我乘一列K字头列车由北而南。虽然进了春运,但由于和还乡大军的主流逆行,感觉与平日差别不大。卧铺车厢的过道里,没有过多的人往来穿梭。车上的白天,显得有些长,便同相邻“隔间”的一位女士,在卧铺过道的边座上,聊了起来。  听说她... 阅读全文>>
     2020/3/20 8:50:57  评论:0
  • 郭秀江:那时的文化食粮(一)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文化食粮(一)

    资料图片  那时,是共和国的初年,东北的冬季农闲时光,显得很漫长。白日漫长,夜也漫长。我恍惚记得,在那座农家院落中,有三间瓦房,中间是共用的灶房,西屋的房主家里,南北炕上经常坐很多人,其中挨着火盆旁边坐的,是个年岁不小的男人,听大人叫他说书先生。他手里捧着一本... 阅读全文>>
     2020/3/20 8:49:46  评论:0
  • 郭秀江:岁末感怀

    郭秀江:岁末感怀

      (一)  逝者如斯白发催,朱颜辞镜不复归。  桑榆霞光靓晚景,筑梦中华正腾飞。  (二)  梧桐叶尽腊梅开,亥猪谢幕鼠登台。  莫叹今夕成旧岁,喜见后辈渐成... 阅读全文>>
     2020/1/22 15:02:35  评论:0
  • 郭秀江:双城父子

    郭秀江:双城父子

      侄子住在鞍山,离抚顺不算远,可要坐火车的话,也得折腾大半天。  一天白天得闲,想起有一阵没和老家联系了,就拨响了老爸的手机。  响了几声,怎么没接呢?“准又是出去了没带手机,这老爷子常事!”侄子放下手机,没怎么在意,... 阅读全文>>
     2019/12/18 19:32:36  评论:0
  • 郭秀江:印象拥挤

    置顶郭秀江:印象拥挤

      我这里所要描述的拥挤,是社会现象的拥挤,我想,连小学生都会有这个体验,至于成年人,就更不陌生了。对于我们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走了几十年的人,感触会更深。  那时交通不发达,出行拥挤是普遍现象,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大庆的... 阅读全文>>
     2019/8/15 9:04:45  评论:0
  • 郭秀江:采风新屯公园

    置顶郭秀江:采风新屯公园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个月,在返沪途中,回故乡小住几日。一天晚饭后,外女提议去公园看看,姐家距新屯公园没几步远,说走也就到了。这次回来,早晨去过公园,白天乘公交车又爱提前一站下车,走一段公园的路,就这个时段没去过呢!  新屯公园的晚上,人气更高... 阅读全文>>
     2019/7/30 9:23:49  评论:0
  • 郭秀江:那时的行囊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行囊

      那时的行囊——乘车有感(2)  出门在外,奔波行旅,行囊是免不了的。古时书生赶考,有书童用扁担挑着书箱。穷人百姓逃荒逃难,常用扁担挑着箩筐,一头是孩子,一头是活命的几件家什。而富人或官员出行的车马轿子上,载的多是箱笼。 &em... 阅读全文>>
     2019/7/22 14:55:00  评论:0
  • 郭秀江:那时的硬座车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硬座车

      —乘车有感(1)  近些年,尤其是这两年,江南北疆地折腾了好多趟,朋友见面说:给民航铁路捐款呢!可不,哪个往返一个人上千块钱也打不住,何况还两个人折腾呢!心疼是自然的。可旅程的方便舒适,很快地消弭了“心疼”。而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窗外的... 阅读全文>>
     2019/7/16 9:50:53  评论:0
  • 郭秀江:我与雷锋号

    置顶郭秀江:我与雷锋号

      无论从我的工作地—那片毗邻滨州铁路的石油城回故乡抚顺,还是从关内出差旅游回来,想回老家停两天,都必须从沈阳中转。这就有个接续的问题,百十里地,距离不远,却有些蹩脚。  转火车回抚,是早年的方法,例如知青时代,从辽西回来,火车好像是唯一的... 阅读全文>>
     2019/5/7 10:42:17  评论:0
  • 郭秀江:让座

        乘公交车开始有年轻人给自己让座时,可能因为还不习惯被人这样关照,所以每次都深有感触。真要是细说说那种感受,多少还有些复杂。  首先是心里一阵温暖。可不是吗,有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关心体恤,谁心里不温暖。  其次是欣慰,尽管社会道德有所滑... 阅读全文>>
     2019/4/8 10:26:00  评论:1
  • 郭秀江:游园记忆

    置顶郭秀江:游园记忆

      在当下的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记忆中,当年逛公园恐怕也是一项很当回事的活动。  我童年开始记事时,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从房间里向外望,视线越过了院子,越过了院子外面一大片菜田,就被一道郁郁葱葱的山梁阻隔了。  走在那个村庄的... 阅读全文>>
     2019/3/11 15:53:29  评论:1
  • 郭秀江:那时的孩子 那时的雪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孩子 那时的雪

      北国的冬天不能没有雪,那里原本是雪的故乡。可近年来雪却像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四处飘泊,偶尔在故乡露面,也是来去匆匆。缺少了雪的光顾,北国的冬季格外寂寥,接下来的春天也将格外干渴。对雪的期盼成了冬天里的心事,于是,留在童年记忆中的柔曼而敦厚的雪,就更令人怀想。... 阅读全文>>
     2019/2/19 9:56:01  评论:1
  • 郭秀江:那时的老人和孩子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老人和孩子

      记得小时候,觉得过50岁的人,就很老了。因为这个概念,一次做梦,梦到自己50岁了,十分惊骇,竟然被吓醒。那时一听到说书讲古,有什么年近半百的员外,娶了贫家少女,就觉得这员外格外罪过。现如今,这种年龄差的记录已被屡屡刷新,颠覆了我的古旧概念。 &e... 阅读全文>>
     2018/12/20 9:07:27  评论:3
  • 郭秀江:看似无情却关情

    置顶郭秀江:看似无情却关情

      我们国家的版图好大,播个天气预报,电视也要切换几屏。因为,一屏盛不下。  我家对门住着一位老妈妈,每晚关注天气预报,耐心地从北看到南,一天不落。不是她特别喜欢自然地理,是因为她的女儿,远居在南国。一次,听说岭南将有寒流,急着叮嘱女儿添衣... 阅读全文>>
     2018/7/22 6:52:42  评论:1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