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题:郭秀江专栏
  • 郭秀江:乐在童年 因为母爱

    置顶郭秀江:乐在童年 因为母爱

    刚刚过去几天的儿童节,不想竟在几个朋友群里不约而同地逐起了清波涟漪,甚至几位荣升祖辈的朋友都居然晒起童心,大发感慨,忆起童年往事。近朱者赤,我也受了感染。记忆的闸门一旦拉开,已尘封许久的童年往事…… 阅读全文>>
     2016/6/6 11:23:28  评论:4
  • 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五)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五)

    长那么大小,穿的是棉布,盖的是棉被,看着妈妈絮棉花做冬衣,甚至夏日蓝天上飘的白云也像棉花,冬天大片雪花聚在大树枝头,据说是像棉桃。可棉花长在地里是啥样,没见过。听老乡说本地种棉... 阅读全文>>
     2016/5/31 14:00:01  评论:6
    标签:知青 
  • 郭秀江:年味拾遗

    置顶郭秀江:年味拾遗

    从那时起,几十年过去了,男孩的村庄已变成整齐的楼区,附近大大小小的超市建了好几家,市场扩大了,商品丰富得很,冻梨早已登不上“大雅之堂”了。 阅读全文>>
     2016/2/21 11:25:32  评论:3
    标签:春节 
  • 郭秀江:电铁之殇

    置顶郭秀江:电铁之殇

    去年秋,有段时间没上网。近日,才读到“抚顺7000年”网站于去年10月13日发表的雅典纪念抚顺电铁建成110周年的文章及配图,该作者从未与你—抚矿电铁结缘,却心心念念去寻你的遗踪。于是,让记挂你的人,知晓了你如今的处地和容颜... 阅读全文>>
     2016/2/3 14:48:11  评论:3
    标签:电铁 
  • 郭秀江:童年的年

    置顶郭秀江:童年的年

    我们这批共和国“同龄人”的童年,物质匮乏,百业待兴,“家贫”是普遍现象。可那时对年的期盼和兴致,是相对富裕的当下难以比拟的... 阅读全文>>
     2016/2/1 9:38:14  评论:2
    标签:年的记忆 
  • 郭秀江:回望抚矿电铁的青葱时光

    置顶郭秀江:回望抚矿电铁的青葱时光

    无论货运还是客运,抚顺的电铁都曾经是这个城市运输的“巨无霸”,辉煌在计划经济时代,为这个城市,为这个国家贡献了无愧的青葱岁月,也为同时代的抚顺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阅读全文>>
     2016/1/12 8:39:24  评论:5
    标签:抚顺电铁 
  • 郭秀江:嗨,哥们(温馨回望2)

    置顶郭秀江:嗨,哥们(温馨回望2)

    这是同谁招呼呢?当年知青点的同学啊!都是男生吗?男生居多,占三分之二,这里就统称哥们了。当年就这么称呼?当然不是,刚刚想起去年有位师范教中文的老师,说我的语言过于规范。可不,一辈子中规中矩惯了,今天就试着江湖一把... 阅读全文>>
     2015/11/29 20:45:05  评论:5
    标签:知青 
  •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农活(四)

    我们的知青岁月,已流过了四十年,而这段时光,正是中国社会大变化的时期。大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小到个体命运的变迁。当时的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细节,或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阅读全文>>
     2015/11/16 14:07:43  评论:3
  • 郭秀江:庄稼院里唠闲嗑

    置顶郭秀江:庄稼院里唠闲嗑

    田间、地头、出工收工的路上都是聊天的场所,地方又多又敞亮。只要不是像铲地、割地这样节奏快的活计,还可以边干边聊... 阅读全文>>
     2015/10/31 18:37:14  评论:1
    标签:知青 
  • 郭秀江:关于路的记忆

    置顶郭秀江:关于路的记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路况的改善就是一例。 阅读全文>>
     2015/10/22 15:56:53  评论:1
    标签:知青 
  • 郭秀江:温馨回望(一)

    置顶郭秀江:温馨回望(一)

    1968年秋天,在上山下乡的洪流中,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插队在辽西锦县的山区。值得庆幸的是:我插队的老虎关大队,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庄。尽管当时外界政治运动波翻浪卷,但到了这里,就被乡土亲情及农耕节奏化解了... 阅读全文>>
     2015/9/30 13:29:45  评论:2
    标签:知青 
  • 郭秀江:一床红菊

    置顶郭秀江:一床红菊

    在母亲给我的嫁妆里,有一床花褥面特别惹眼,铺在床上,满眼亮丽:那大朵大朵怒放的红菊花,在黑色底子的衬托下,在少许白菊,绿叶的点缀下,开得花团锦簇,艳而不俗。 阅读全文>>
     2015/9/2 14:41:15  评论:1
    标签:记忆 
  • 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三)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三)

    在辽西山区,夏锄时,男女社员尽管都是铲地锄草,分工却有不同。从那个时期的电影里也没看过这样的场景,觉得挺新鲜。 阅读全文>>
     2015/8/27 20:00:25  评论:1
    标签:知青 
  • 郭秀江:温暖回乡路

    置顶郭秀江:温暖回乡路

    如今,家乡的电铁废弃了,沈阳站几经改造,已彻底地变了模样。可回乡路上的温暖,依然丝丝缕缕地,连着过往,浓着乡情。让我对世道人心,依然抱有信心。 阅读全文>>
     2015/8/17 20:49:04  评论:1
    标签:知青 
  • 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二)

    置顶郭秀江:那时的农活(二)

    1968年插队时,辽西山区几乎看不到机械化。耕地用牛犁马犁,选种播种用人力,锄草用锄头,收割用镰刀,运输用马车,一副原汁原味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彰显现代文明的电力,基本用于照明。 阅读全文>>
     2015/8/8 9:01:54  评论:0
    标签:知青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